沪25个家庭一起守护本土植物 专家:数量已越来越少

19.10.2015  08:46

  

  昨日,25个家庭登上辰山寻找本土植物。

  10月17日,秋阳照耀下的辰山植物园,向日葵金黄一片,来自25个家庭的80多名家长、孩子在70多米高的辰山上寻找乡土植物,他们正参加新闻晨报和上海辰山植物园联合举办的“寻找本土原生植物”活动。眼前有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植物,葱葱茏茏,辰山植物园科普老师、植物专家莫海波说,别看眼前的植物好像很丰富,但比起过去,已经消失了很多。根据《上海植物志》记载,佘山地区在上世纪50年代末共有种子植物655种,到《上海植物志》1999年出版时仅剩254种左右。

   当小小植物研究者

  相比外来植物,那些土生土长的乡土植物自然更能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因此,不仅长势更好,而且能更好地维持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安全。

  本土植物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新闻晨报和上海辰山植物园此次联合举办的活动“盯上”了它们。走近本土植物,了解本土植物,进而积极参与保护本土植物及本土生态环境的第一步,从听本土植物科普讲座、制作本土植物标本开始。

  辰山植物园科普工作人员专门采集了典型的上海本土植物小叶女贞的树枝,分发给每个家庭,制作标本,这是研究植物的重要手段之一。莫海波介绍,辰山植物园目前收藏有约3万份植物标本,这个数量并不算多,一些建成时间较长的植物园通常有七八十万份植物标本。将来有一天,如果某种植物灭绝了,留存的标本或者种子,不仅可以帮助科研人员研究这种植物,甚至可以借助种子恢复它。

  孩子们绝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制作植物标本。普陀区金洲小学二年级学生陆孜昊认真地写下标本采集者的姓名、小叶女贞的学名、所属科等植物信息,然后用胶水将树叶粘在卡片纸上,他告诉记者,“学校里上过自然课,但动手做标本是第一次,很有趣”。陆爸爸说,他们是6个孩子一起报名参加活动的,孩子都在同一所学校读书,家长是晨报微信忠实粉丝,“我们参加晨报组织的活动多次了,自然类活动提供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增长知识,帮助孩子树立环保意识,更有意义”。

   登辰山找寻本土植物

  制作完小叶女贞的标本,大家乘坐小火车去辰山搜寻“藏匿”在山上的本土植物。

  辰山并不高,仅70多米,可也许是缺乏锻炼,一些孩子爬到一半就喊累了,不过,最后都坚持到了山顶。拾级而上,莫海波介绍,“这就是刚才我们制作标本的小叶女贞,它在辰山上很常见”。捡起一片树叶,他又说,“这是朴树的叶子,也是辰山常见的本土植物之一”。指着满地的绿藤,他说,“这叫络石,同样是辰山常见的乡土植物,生长较快,也可以攀附在树上生长”。

  一些孩子听得极其认真,科普老师走到哪里,他们跟到哪里。三年级学生翁宇涵拿着笔记本,记录下科普老师介绍的要点。翁爸爸说,他是晨报老读者,参加这样的活动,不单是来玩的,还要给孩子一点压力,有所收获才行。而因为这对父子的认真,他们获得了主办主送出的一台小型空气净化器作为奖励。

  许多第一次登顶辰山的家长、孩子被辰山的魅力所吸引,尤其是在山顶俯瞰植物园带来的小小震撼,山间葱茏、丰富的植被也令他们感到些许意外。不过,莫海波说,相比许多年前,现在的植物品种已经是大为减少了。

  据记载,佘山地区在上世纪50年代末共有种子植物655种,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已减少到535种,而到《上海植物志》1999年出版时仅剩254种左右。

   活动的意义延伸至平时

  17日活动的最后,25个家庭来到辣椒园参观,这里种植了百余种世界各地的辣椒,包括最辣的辣椒。在辣椒园周围,大片食用向日葵已经成熟,每个家庭被允许采摘2个花盘带回家。大部分家长、孩子都是第一次看到食用向日葵,能亲自采回家更是兴奋,现场尝一尝味道,刚成熟的瓜子嫩嫩的、甜甜的。

  活动结束了,每个家庭拎着沉甸甸的花盘、一份礼品而归,而晨报和辰山植物园希望,活动的意义能延伸至平时。孩子平时也可以做植物标本,采集时不能光采叶子或花朵,最好能把叶、枝、果子都采全。在辰山寻找乡土植物时,科普老师说,小叶女贞是小区常见的绿篱植物,大家平时可留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