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浙闽12个剧团汇聚 越剧嘉年华唱热"戏码头"
原标题:沪苏浙闽12个剧团汇聚阵容可称近年来最盛戏迷闻讯奔走相告越剧嘉年华唱热上海“戏码头”
昨天,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的原创大戏新编越剧《烟雨青瓷》在天蟾逸夫舞台上演。该戏汇聚了袁派、徐派、吕派、陆派艺术,是小百花越剧团近年来综合实力的一次展示。蒋迪雯摄
昨晚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新编历史剧《烟雨青瓷》在逸夫舞台上演,拉开2015年上海越剧嘉年华大幕。以上海越剧院60周年庆为契机,沪苏浙闽12个剧团、32台剧目、35场演出汇聚于沪,打造近年来参演剧团最多、阵容最豪华的越剧演出盛事,凸显上海“戏码头”地位。这场盛会也是国有院团联合民营演出公司,以小资金撬动大市场的尝试。
“戏码头”吸引力非凡
《牡丹亭》《孔雀东南飞》《玉蜻蜓》《春琴传》……嘉年华戏单一开出,一些戏迷奔走相告。但业内人士对上海市场能否在1个月消化3万余张同一剧种演出票心存疑虑。对此嘉年华策划人许霈霖表示:“从商业风险角度考虑,市场容量决定了产品数量,但文化产业并不纯粹是商业,有时候我们需要‘倒逼’市场,助其扩充容量。嘉年华大规模演出不仅没有人们担心的票房‘自相残杀’,反而形成了规模效应。”
上海被认为是越剧发祥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十几个越剧团在上海同时演出,催生众多流派与艺术大家,这样的盛况令许多戏曲人至今怀念。上海越剧院院长李莉表示,只有经常演出,磨练演员,培育观众,越剧才能生机勃勃。怕亏本便减少演出,观众知晓度越低,会造成恶性循环。去年上海越剧院嘉年华,以自家11台大戏让全国戏迷欣喜,今年《甄嬛》20场驻场演出,再获佳绩。
在许霈霖看来,上海的“戏码头”地位通过这次嘉年华再次得到证明。戏曲院团在上海打响名头,商演报价能提高两成。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成立之初,明确要在上海市场站稳脚跟,一开始困难重重,还是坚持每年来沪演出,三位台柱演员吴凤花、吴素英、陈飞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粉丝。嘉年华中,她们领衔演出成了票房保证。7年前杭州越剧院初来沪,票房收入赶不上场租,杭越没有气馁,连续4年集全团之力来上海,连推16台大戏且票房盈余。此次嘉年华中,杭越同样受到戏迷热捧。受此启发,诸暨、余姚越剧团等近十年没有亮相上海的团队为了嘉年华,重新排演剧目,赶制新戏服,力争在“戏码头”一炮打响。
票房分成打破演出惯例
全国各地名团名家云集,越剧嘉年华运营成本不菲。令人意外的是,它的启动资金只有同类规模活动十分之一。秘诀在于,嘉年华一改主办方包办惯例,由上海越剧院与民营演出公司共同承担场租成本,与演出团队进行票房收入分成。大部分成本将由票房收入支付。
按业界常规,戏曲演出或由演出商、剧场包剧团演出费,或由剧团租场演出,风险往往落在一方头上。票房分成打破常规,各方共担风险,令剧团在创作时选择更适合市场的作品,挑选有票房的演员当主演;而剧场挑选适合自身定位、票房有把握的剧团和剧目。
福建芳华越剧团团长黄国庆坦言,全团从福建到上海,路费要花上六七万元,嘉年华不保底,剧团得自己承担运营风险,必须精打细算。可喜的是,上海演出市场的规范运作,给他吃了定心丸,拿到了嘉年华演出票房最高分成。芳华越剧团由尹派小生王君安主演的《玉蜻蜓》和《柳永》,演出票在两周内售罄,让黄国庆果断决定,增加演出场次。许霈霖评价,“这是市场的力量,这是越剧艺术的魅力,观众愿意为真正的舞台精品买单。”温州越剧团副团长郑文东表示,票房分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有利于发挥各方积极性。绍兴小百花艺术中心主任陈镜高认为,票房分成对剧团和演员都是一个考验,如果有实力面对市场,那么剧场、院团、主办方都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嘉年华期间,演员进社区和学校演出、辅导等活动不间断,以文化配送和主动联系相结合,形成市场运作和公益活动相配套的规模效应。两年前曾在逸夫舞台创下一天卖空5场票的越剧《舞台姐妹情》,将于8月中旬作为嘉年华压轴大戏在上海大剧院连演三场。与两年前有各剧种明星演员加盟不同的是,此次演出阵容全部为越剧演员,而且以中青年演员为主,汇聚近十个越剧院团的近20位“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
公益演出卖票观众反而更多
“有意识寻找每个剧种的特色,就能得到一定的观众量。”在许霈霖看来,符合市场规律的精心运营,戏曲市场会呈现完全不同的面目。剧团习惯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部分“后知后觉”的观众听说某个戏不错、再去剧场买票时,往往戏已落幕。事实上剧团演出,需要两天时间装台,五到六天只能演两场戏。而大规模连续演出,提高了舞美装台利用率,成本回收更及时。《甄嬛》连续20场驻场演出,相当于剧团平时近3个月演出周期。
之前,获奖频频的《挑山女人》赴浦江镇浦江影剧院公益演出,同样通过市场运作改变了业界潜规则。送戏下基层、进社区,多为政府买单,观众“免费看白戏”。由于无法保证票额分配的绝对公平,一听到免费演出来配送,社区文化中心干部心有余悸,生怕居民来办公室拍桌子,“邻居家领到两张,为什么我们家只领到一张?”“凭什么他们拿到的票子在第一排,我们是最后一排?”因此,不少质量好、名气大的演出,让基层“想接不敢接”。许霈霖为《挑山女人》剧组出主意,政府补贴、基层团购、居民买票“三合一”,定出10元、15元公益票,“卖票不是为了钱,但能维持剧场秩序,保证出票公平。”公益演出卖票,没有赶走观众,影剧院门口挂起宣传海报,更多社区居民赶来购票,演出从5场增至8场。
戏曲演出,在中国有深厚的观众基础,有时欠缺的不过是一根行之有效的市场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