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座城,拍下你我爱的故事

23.02.2017  12:14

“We爱·两岸青年短片大赛”正式启动。

当一脉相承的文化底蕴遇上多样有趣的风土人情,生活在上海和台北两座城市的年轻人,将如何用镜头呈现他们对当下的感知、对生活的省察、对爱的理解?      

昨天上午,“We爱?两岸青年短片大赛”在上海和台北两地同步启动。大赛以“We爱”为主题,向两岸青年征集关于“我们爱”的故事,启发更多年轻人思考和审视自己的生活,为两岸文化交流搭起一座新的桥梁。      

以影会友,发现“我们爱”的故事

”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也陪伴着所有人的成长。“”的层面很广,对于爱情、亲人、家乡和周围环境点点滴滴的爱,都为青年人提供了值得挖掘的角度。      

据大赛主办方介绍,第一届两岸青年短片大赛以“We爱”为主题,希望“”这样一个弹性多元的主题配合青年丰富的想象空间,可以激荡出了不起的火花。      

随着跳动的爱心化作流星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可爱的“We爱”字样Logo出现在大屏幕上,与会嘉宾共同开启了本次大赛。      

如此充满“”的大赛,也获得了两岸诸多大咖的支持。前金马奖执委会主席李行导演、知名导演朱延平、新晋导演蔡康永和人气偶像王大陆等影视界人士纷纷通过视频送上祝福和期许。著名演员奚美娟、青年导演林旭坚等也通过视频谈及短片创作要义。      

希望借助本次大赛,让两岸所有热爱短片拍摄的年轻人都能在这个平台上发光发亮发热。”主办方之一,沪测信息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总裁孙大千在启动仪式现场介绍了大赛的四大亮点。他说,大赛不仅是评选优秀作品,更注重两岸青年导演的沟通交流并培育优秀影视人才,为青年提供了一个追逐梦想的平台。      

为了让两岸的青年可以深入交流影视创作心得和作品,大赛特别策划了为期8天的“电影大师交流营”。交流营期间,两岸知名电影导演、电影幕后大师将进行零距离的讲座分享,给予年轻导演最实际的建议与沟通,同时还将邀请青年导演们采风拍摄。这不仅是一次电影文化的传承,也是一次共同发现爱的探索之旅。      

以爱为媒,搭起两岸青年情感桥梁

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短片、微电影这样更适合移动端传播的艺术样式,正逐渐渗透我们的生活,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      

真的人人都可以当导演吗?其实有些难。”此次大赛评委之一、资深电影监制陈鸿元在启动仪式现场提出,科技的发达让拍摄变得很简单,但如何在10分钟的时间里,用镜头和剪辑来组合成影片,把“”呈现给观众? 这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也是一件令人幸福和感动的事。      

知名导演郑大圣认为,短片是创作者最自由、最彻底的自我表达方式。两岸青年能在本次大赛中发挥最大限度的自由,并获得实实在在的帮助,这让他非常“羡慕”。他说,没有资本的车轴,没有行业壁垒,没有技术障碍,作者可以只被自己的想象力和感知力所引领,创造属于他的语言。“这令人非常神往。”      

作为大赛的评委代表,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亦中对此次大赛充满期待。“特别希望能看到两岸青年合作拍摄具有两岸情感连接的参赛作品。”李亦中说,当代社会已经进入影像时代,本次短片大赛恰逢其时,为两岸的青年提供了一个以影会友的平台。      

而郑大圣眼里,这更是一种特别的创作体验。“希望通过镜头,海峡两岸青年能够分享差异,理解差异,从而欣赏差异。”郑大圣说,大赛为两岸青年提供了分享交流的平台,而分享的要义在于差异,能够欣赏差异是当下极其重要的审美和价值自觉之一。期待这次影像盛会能够让两岸青年增进彼此的了解,以爱为媒,构筑起沟通的桥梁。      

来源:《文汇报》 2017.02.22 第02版 要闻      

原文: “We爱·两岸青年短片大赛”筑起爱的桥梁

相关阅读 [文汇报]两岸青年短片大赛在沪台两地同时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