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两岸产业工程科技交流论坛”在我校举行

10.11.2017  00:54

    11月8日,由中国工程院与工业技术研究院(设于台湾,以下简称“工研院”)共同主办,华东理工大学承办的“2017两岸产业工程科技交流论坛”在我校逸夫楼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李晓红院士,工研院院长刘仲明,华东理工大学校长曲景平出席论坛并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两岸的10余位院士、3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200余位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大会组委会主席、我校钱旭红院士主持开幕式并作大会总结。

图片说明:论坛开幕式

    开幕式上,李晓红院士代表中国工程院致辞,向出席论坛的领导、院士及专家们表示热烈欢迎,向论坛承办方华东理工大学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相信中国工程院与工研院的合作将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协同两岸同胞智慧,共同推进产业工程科技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历史性贡献。

图片说明: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李晓红院士致辞

    刘仲明代表工研院致辞,希望通过此次论坛的成功召开,两岸科技工作者不断加强交流合作,深入进行探索研究,分享产业工程科技发展成果,共同就科技创新开展探讨;希望两岸携手共进,互利互惠、合作共赢,推动两岸开展更加务实深入的合作,促进两岸共同发展。

图片说明:工研院院长刘仲明致辞

    曲景平代表论坛承办方致辞时指出,“2017两岸产业工程科技交流论坛”在我校举办,不仅是对学校工程教育和科研实力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学校各相关学科未来发展的巨大支持和推动,相信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汇聚学术思想,促进两岸产业工程科技领域顶尖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

图片说明:华东理工大学校长曲景平致辞

    随后,工研院原副院长吴东权特聘专家、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院士先后以“台湾机械产业之智慧化发展”“中国制造2025及制造业创新体系研究”为题作了大会主旨报告。吴东权指出,智慧机械产业的发展要注重精微化与智慧化两个构面,预期未来人工智慧的技术可大幅提升机械智慧化的效能,是必须要积极投入和研发的重点。干勇院士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等工程科技领域、量子探针等基础科学领域以及射电望远镜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的进展,并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了概述。

图片说明:工研院原副院长吴东权特聘专家、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院士分别作大会主旨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丁文江院士、工研院段家瑞协理、工研院张培仁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林忠钦院士分别主持了“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材产业技术”“材料产业技术”“绿能与环保产业技术”“智能制造”等主题论坛。清华大学程京院士、工研院生医所林启万所长、荣民总医院王令玮主任、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陈勇院士、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刘文清院士等16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与会院士、专家围绕报告进行了深入交流。论坛报告内容精彩丰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受到听众的欢迎。

图片说明:主题报告

    钱旭红院士作大会总结时表示,只有通过制造业的振兴和提升,才能真正地使中华民族福祉得到实现。中国工程院和工研院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及长期的交流历史。中国工程院的庞大规模和崇高地位与工研院的丰富经验和领先优势相结合,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卓越贡献。

图片说明:大会组委会主席、我校钱旭红院士作大会总结

图片说明:论坛现场

    负责组织本次论坛的秘书处成员包括我校材料学院杨化桂教授、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袁硕欣、药学院程家高教授、商学院王海英博士等。由我校材料学院侯宇特聘副研究员等10余位青年教师以及40余位研究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不仅为论坛的顺利举行提供了热情有力的服务,还在会后陪同台湾专家前往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等地参加活动。

    两岸产业工程科技交流论坛是由中国工程院和工研院共同主办的机制性年度学术交流活动,目的是协同两岸工程科技人员,增进交流,密切合作,共同推进两岸产业工程科技发展。自2012年以来,论坛已成功举办了5届,成为两岸工程科技领域重要的学术交流活动之一,为两岸产业界交流与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本次论坛的顺利举办,为我校科研人员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扩大了我校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两岸产业工程科技的合作,带动相关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图片说明:与会者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