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 |“上外丝路学团队”持续做好全球治理人才培养

02.03.2021  17:52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走访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深入了解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努力。      

聚焦全球丝路学转型下的中国丝路学建设  

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马丽蓉教授表示,2015年以来,“上外丝路学团队”立足教学、科研和智库建设,在聚焦全球丝路学转型下的中国丝路学建设中,逐渐打造出18个学术品牌项目,即“丝路学三部曲”“丝路学研究·国别和区域丛书”“丝路学系列智库报告”《新丝路学刊》《丝路学动态》《丝路要报》“丝路茶坊”“丝路学·国际论坛”“丝路学·青年论坛”“丝路学·青年工作坊”“丝路读书会”“丝路笃行”“丝路学精品课程体系”“丝路学本硕博贯通系列教材”“上外丝路所网站”“‘上外丝路’微信公众号”“全球丝路学数据库”“丝路学社”。在“上外丝路学团队”师生共同持续、有序地推动下,旨在培养学术基础扎实、具有国际视野的全球治理人才品牌项目不断深化。据“一带一路”专项智库综合影响力排名显示,2020年,上外丝路所全国排名及学术影响力已位于全国前列。 

马丽蓉提出,在2020年7月,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了“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培养:‘一带一路’课程体系研讨会”,上外丝路所倡议创建由政策解读、理论方法、国别区域研究所组成的“三版块,九门课”之上外“一带一路”课程体系供给平台。自会议召开以来,丝路所有序推进“一带一路”课程体系供给平台建设,并与东方语学院深入合作,开展“亚非研究”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在务实走深的探索实践中不断努力,培养全球治理人才,助力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成国别区域与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      

推进“一带一路”课程供给平台的稳步建设 

马丽蓉还向记者讲述了丝路战略研究所建设及学科建设情况并分享了三个方面的建设成果。 

第一,丝路所开设了丝路学方向本、硕、博、博士后贯通课程体系。本学期丝路所开设课程包括“亚非研究”项目硕、博士生丝路学方向课程“丝路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松江大学城跨校人文通识课、“亚非研究”项目课程“丝绸之路与中外关系”,上外骨干课程“新中国人文外交”等。其中,“丝路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首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对面授课与网络录播相结合的形式,向师生阐释了丝路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与此同时,该课程全程录像,在现场授课的同时完成视频录制工作,为慕课建设助力,也为“一带一路”课程的体系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丝路所还举办了“丝路茶坊”之“中外丝路学名家高端对话10讲”。为推动国内外学者就丝路学的深入探讨,培育中国丝路学研究的学术队伍,建设全球一流的丝路学研究基地。2016年至今,丝路所在国内外持续举办“丝路茶坊”系列学术活动,通过打造流动的学术平台,提升中国丝路学话语权。活动的访谈对象从青年学术骨干到学界著名学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同时作为流动的平台,在国内外均留下了“丝路茶坊”的足迹,成为“上外丝路学”的品牌项目之一。截至目前,“中外丝路学名家高端对话10讲”已举办了8讲,主讲人包括芮传明、刘迎胜、王建新、荣新江、陈奉林、张颖岚等丝路学领域名家,讨论议题涵盖了丝路文明、丝路文献、丝路考古、丝路文书、丝路遗产、话语建构等诸多内容。该活动作为丝路所与东方语学院在人才培养领域的一次重要结合,不仅有助于“亚非研究”特色项目的人才培养,其对上外师生的论文写作与科研成长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三,丝路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丝路笃行”研学实践活动。丝路学作为一门百年显学,自建立之初就是田野调查与学术研究并行的。“丝路笃行”第二课堂的增设给学生以“行走丝路”的机会,建立对丝路的感性认知,增强学术兴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一带一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外丝路学团队”考察了国内的喀什、敦煌、张掖、西安、苏州、南京、扬州、太仓、北京等地。本学期,“上外丝路学团队”在京、沪共开展两次“丝路笃行”活动,使师生对丝路研究有了更深的体会,也进一步彰显了丝路所对“一带一路”课程体系供给平台建设务实走深的决心和努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认为,“一带一路”课程体系供给平台旨在培养“一带一路”多语种战略人才。自成立以来,丝路所一直将人才培养作为工作重点,并根据时代需求和学校建设的重点方向,探索出了一套独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了包括本、硕、博、博士后贯通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从课程体系建设、举办系列学术讲座、开展田野调查等方面有序推进“一带一路”课程供给平台建设。 

马丽蓉表示,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今后将进一步务实推进“一带一路”课程供给平台建设,以18个学术品牌项目为抓手,以全球治理人才培养为导向,在协同创新中做好“亚非研究”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助力学科建设。

初审 / 编校 / 责任编辑 / 杨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