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5位申办形象大使出炉

08.06.2017  11:03

5名世赛申办形象大使合影:傅逸承、张淑萍、王军、陈璇、张志坤(从左至右)。

  6月6日,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在沪开幕。为期2天的正式比赛昨天分别在上海、苏州敲响战鼓,共有35个国家和地区的227名选手参与21个项目的角逐。

  目前,我国已正式向世界技能组织提出申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并以上海作为承办城市。本次大赛在促进世界技能交流的同时,也将展示并检验中国上海承办国际性技能竞赛的能力和水平。

  不久前,经社会公开推荐评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5位申办形象大使出炉。随着中国国际技能大赛拉开帷幕,这些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形象大使也悉数亮相,展示上海青年与上海工匠的风采,诠释“新青年、新技能、新梦想”的申办口号。

   广东机械技师学院教师张志坤

   大赛金牌得主

  选择传递火种

  “如果说现在有什么变化,大概是变自信、变外向了吧。”作为第43届巴西圣保罗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获得者,张志坤成为上海申办2021年世界技能大赛的一名形象大使。

  1995年,张志坤生于广东省普宁市,中考失利后,他选择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与许多孩子一样,张志坤之前没有接触过职业教育,更别提专业性非常强的数控铣了。但他有一股拼劲,花更多精力去钻研专业,别人睡8小时,他只睡6小时,每天要进行8至10小时练习。“技能是积累经验的过程,要动手去做去理解。”2015年,通过选拔,他成为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的参赛选手。

  金属加工主要考验对尺寸的把握和对精度等级的限制,在比赛中需要处理3块不同材料制成的零件,每块的大小甚至还比不上一台最新的苹果手机,就是在这方寸之间,误差却要控制在0.015毫米至0.04毫米之间。面对精度要求,张志坤举重若轻,“站在赛场上的时候没想很多,就是想着享受比赛,然后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够了”。

  那年8月16日,张志坤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完成数控铣项目,以超高分一举夺魁。但在两小时后,所有数控铣项目选手的成绩都被取消了。原来,由于检验工具发生故障,此前的得分是以手工检测得出的。为全面体现选手成绩,大赛临时决定,等工具修复再进行打分。当时,他心里有一丝落寞,但并不担心自己会与金牌擦肩而过。

  好事多磨,10天之后喜讯传来。8月26日21时30分,世赛组委会史无前例地通过网络视频直播颁奖,而张志坤毫无争议地成为冠军。

  现在,张志坤已成为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兼竞赛教练,他期望把身上的“火种”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通过自己了解世界技能大赛,对技能产生兴趣。

   上海宝钢股份公司热轧厂高级技师王军

  要像科学家一样做工人

  “以前技能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现在技能要解决发展的问题。”在前天举行的技能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坐在后排的王军举手向嘉宾提问,“自报家门”后,场内不少人纷纷回头,掏出手机拍下这位大师的风采。

  这位拥有188项国家专利的“工人发明家”,是第十三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是我国数一数二的高技能人才。

  在宝钢一线摸爬滚打的日子里,王军逐渐从一名剪刃工成长为宝钢技能专家、宝钢人才开发院兼职教授、上海青年就业创业大讲堂导师团主讲嘉宾。他始终坚信:“创新不仅是社会精英、科学家的‘专利’,一线工人同样可以做到。

  30多年来,王军在安全、环保、节能等领域的诸多创新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8年,王军带头成立创新工作室,成员以一线工人为主,近几年已相继培养出3名工人发明家,共获专利679项,获国内外各类创新成果奖85项,创经济效益超8亿元。

  “我们经常说‘劳动光荣、创造伟大’,但其实整个社会还是缺少这样的意识。”在他看来,现在不少年轻人和家长并不重视蓝领工作。实际上,随着时代变化,技能人才已逐渐成为“强势群体”,加入制造行业的青年员工也能从岗位中找到个人价值和成就感。

  “要像科学家一样做工人。”王军说,他1985年从技校毕业后就一直在宝钢一线工作,岗位起点并不高。他一直在岗位中思考,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如何改善实际操作等问题。王军觉得,制造业的高度机械化需要一线岗位工人思考和成长,只有工人的整体技术和职业素养得到提升,才能实现精益化生产、高品质生产。“关键还是看你有没有这样的创意,然后用技能的手段去实现它。

  有人担心,机器人的出现会逐步代替技能劳动者,王军并不这么认为:“人类本来要去做的一些体力的、危险的、有劳动强度的、简单重复的活,这些都可以由机器人来做。那我们做什么呢?我们去做更加重要的事情,比如不断去开发新的技能、开发新的岗位,去驾驭和维护这些机器人,还有未来新技术的开发。要做到这些事情,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综合能力。

  王军说:“技能是需要不断发展的,而推动它的,可能就是今天参加比赛的参赛者。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实训中心教师张淑萍

  硬技能的培养无可替代

  印刷是个辛苦活,不少女生望而却步。但在考量了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方向后,张淑萍选择了堂哥推荐的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从江苏盐城来到上海。

  随着学习的深入,张淑萍慢慢迷上印刷技术。为练习最难的调色,她每天要找三四种颜色进行调配练习,培养对于颜色的“嗅觉”。一张海报中各种缤纷夺目的色彩,其实都是由品红、黄、青、黑四种基色油墨调配印制的,其中绝大多数颜色,张淑萍只要看上一眼,一般用15至20分钟就能完美“复制”,色差在3以内——这是肉眼无法分辨的差别。

  回忆2015年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获得银牌的经历,张淑萍感慨万千。“50多个项目,所有参赛选手在同一间巨大的场馆中同时比赛。”置身于机器的海洋,各种马达声交错,张淑萍却感到一种别样的宁静,这要归功于前期的充分准备。“不少项目要耗费大量体力和脑力,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很难有良好发挥。

  果然,比赛第一天,张淑萍就遇到状况。由于设备原因,她就有一个项目没做出来,结果没拿到分数。当天比赛结束,她忍不住落泪。幸运的是,当晚她就收到来自专家组组长的好消息:各国裁判了解到,当天比赛出状况的不止张淑萍一人,超过三分之二的选手遇到过类似问题,经裁判组讨论,该项目的分数都不记录在总成绩内。张淑萍没有被这个小插曲打乱阵脚,她很快调整心情投入到后续项目中,最终在包括瑞士、日本等该项目传统强国在内的11个参赛国选手中突出重围,一举摘银。

  她说,现在都将希望倾注在徒弟身上,“我有2个学生进了国家队,即将进行2进1选拔,确定最后参加今年10月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手。希望这一届能有人更进一步,弥补我的遗憾。

  “部分企业对技术人才的缺口并未缩小。”如今,在教学岗位上工作的她从人才培养方面,分析了她所在行业中,企业人事、应届毕业生之间的用工现状。“技能是无可替代的。”张淑萍以印刷行业为例,表面上机器参与了搅拌颜料等工作,但企业依旧需要色板的设计人才和调色、配色的员工。在这点上,在校期间的硬技能培养还是重中之重,职业教育将成为技能“助推器”。

   上海外语频道主持人陈璇

  借助技能大赛

  展现中国匠心

  昨天下午,陈璇在刚刚开放不久的世博会博物馆迎来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并对他作了专访。作为英语流利的双语主持人,发言交流的任务基本由她来担当。

  从2007年加入外语频道以来,陈璇曾多次参与主持重大外交会议以及大型双语直播项目。2010年,她还担任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特别节目《世博360》的主持人。前天,在技能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作为主持人,陈璇与来自法国、罗马尼亚、赞比亚世界技能组织成员机构的代表以及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进行讨论。

  “之前,我去过安徽一个村,我朋友在那边工作,帮助村民脱贫。他告诉我,最难的是那个村里大部分人技能水平非常低。”讨论开场,陈璇以亲身经历为引子,打开与会嘉宾的话匣子。“技能能解决许多现有的社会问题。”在她看来,技能与劳动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脱离贫困,也能推动就业问题的解决。

  “开展技能大赛最大的意义,就是对‘匠心’的唤醒。”上个月,陈璇在单位听了“抓斗大王”包起帆的讲座。几乎所有主持人,甚至是台里的实习生,都来听讲座,“我们大家在想,为什么要组织这场讲座?其实这和播音主持并非毫无关联,在岗位上静心钻研创造,精心做好每条新闻,追求完美就是‘匠心’的最好体现。

   上海理工中英学院学生傅逸承

  学习掌握技能

  成才重要途径

  如果以为今年刚满20周岁的傅逸承,能成为形象大使靠的是“颜值”,可就大错特错了。他是上海电视台青少年科技创新节目《少年爱迪生第二季》优胜奖、人气冠军,是青年在技能、创新上的优秀代表。

  傅逸承从小热爱科技创新。2014年,他先后获得“第2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科技希望之星”等荣誉;2015年,他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以烟灰为模板廉价构建透明超疏水自清洁纳米涂层的方法”。

  2015年,他毕业于上海市建平中学,目前就读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学院篮球社社长。对于“工匠精神”,傅逸承有自己的理解,“就比如像王军大师,虽然他说自己是一个普通岗位上的工人,但他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专研,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其实,学技能不仅仅是大家看到的那种操作一下机床,你也可以在其中不断研究和创新。

  傅逸承认为,在过去社会主流的观念中,很少有家长愿意让孩子投身技能学习,认为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有个好未来。但在他看来,技能成才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技能学习对推动社会进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入大学后,他利用专业学习的机会,不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将科技与技能结合来实现自己对世界的好奇探索。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