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虎妈猫爸,要当“海豚式父母”

19.11.2015  00:34

  教育孩子该当“虎妈”,还是“猫爸”?昨天,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加拿大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家希米·康来到复旦大学,带来一种全新教育观——“海豚式教育”。“海豚式教育”既不同于独裁严厉的“虎妈”,也不同于一味纵容的“猫爸”,而是关注孩子的生活平衡、权威又温和地引导孩子成长,养育健康、幸福、有学习兴趣的孩子。

  “在西方国家,孩子除了学习,还要参加体育运动、志愿服务等,同样存在压力。”作为儿童心理咨询专家,康博士亲眼目睹了父母的高压给孩子带来焦虑、抑郁等不良后果,“虽然不少父母知道不该给孩子太大压力,却无奈逼着孩子过度学习。

  康博士把现代父母分为“老虎型父母”“海蜇型父母”和“海豚式父母”。她认为,采用高压手段的“老虎型父母”和纵容的“海蜇型父母”,都会阻碍孩子发展自我激励能力。独裁的“老虎型父母”过度指导、过度保护孩子,容易全面抑制孩子内在控制和自我激励的能力。被过度指导或保护的“老虎型”孩子解决问题能力差、缺乏自信、创造力低、适应性差,长期可能出现社交技能障碍。在中国,纵容的“海蜇型父母”相对普遍,尤其是祖辈。由于过度宠爱孩子,纵容的“海蜇型父母”缺乏原则和期望,“海蜇型”孩子短期可能缺乏自信,长期表现为缺乏自我控制,学习成绩下降,易受其他同伴影响。

  在康博士看来,21世纪的重要技能包括创造力、合作、交流、批判性思维等,需要融智商和情商为一体的高“全商”孩子。如何培养高“全商”孩子?康博士提出的“海豚式教育”是一种注重平衡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的教育方式。“海豚式父母”对孩子期望高,他们坚持原则,又善于变通,既有爱但懂得节制,陪伴孩子“肩并肩”成长。“海豚式父母”告诉孩子失败了可以重新再来,为孩子建立起自我激励的能力。“海豚式”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强,有较强自信心和良好心理素质,不仅能独立解决问题,创造力和创新性也强。

  针对中国父母,康博士开出了“海豚锦囊”:首先家长要平衡心态,与孩子建立互信感,确定孩子的目标,并对未来成功表现出自信。她提醒,中国家庭中父母和祖辈教育态度最好一致,不要一个当红脸一个当白脸,更不要为了学习牺牲孩子的游戏和休息时间。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