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电故事】:你是最美身边人

01.01.2020  13:02

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更名上海电力大学、获批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领衔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成绩喜人,办学综合实力大幅增强。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一群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记得牢使命的上电人。他们或筑梦三尺讲台,或勇攀科研高峰,或埋首绘就蓝图,或绽放青春风采。他们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他们不辞辛劳不计得失,立足岗位铸魂育人;他们是最美上电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校建校68周年,适逢我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学校特别推出“上电故事——你是最美身边人”系列报道,弘扬上电精神,传递上电力量,以此激励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先进典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引领广大上电人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中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献礼新中国70华诞。



【上电故事:你是最美身边人系列报道四】


严师重道深惟本 使得群才得长育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里有个“严老吴

老吴,我退学了,手续已经办完了”2015级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曾均,拨开围在吴炳晖老师身边的一群学生,径直走到她身边,迫不及待的把这个“”消息告诉她。原来这位曾同学是因为上了吴老师的机械制图课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制图,但他所学的自动化专业与制图关联不大,所以他决定退学,再重新参加一次高考,选择和制图最为紧密的专业。这位再战高考的同学最终如愿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的飞行机械设计专业,他在给吴老师的报喜电话中说:“老吴,我终于可以天天和制图打交道了!

师友相从气义同 亦师亦友亦“老吴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良师益友,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前都有这样一个认知:“大学和高中是不一样的,大学老师只会在上课时见到,一切学习靠自觉,老师不会一直盯。”但是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生一进校,就会认识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即学生们口中的“老吴”——吴炳晖老师,其实“老吴”仅仅是她众多绰号中的一个,“吴妈、吴爸、炳晖姐……”这些都是指学生们口中的吴炳晖老师。在她的课上,学生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学习机械制图,必须要认真、细心,我布置的作业必须要按时完成,不认真的我挨个找你!”按吴老师的话说,“课堂必须有规矩,无规矩,不方圆。”正因如此,“严老吴”的“名声”在学生中“广为流传”,学生都很怕见她。

但用不了多久,又会出现一个奇怪现象:很多学生,从刚上大一时的害怕见老吴,会转变为到大二爱“”着老吴,大三、大四爱“”着老吴。有一位经常被老吴“”到办公室写作业的陈同学说:被“”得时间长了,反而喜欢来老吴办公室写作业了。对于这些“调皮”的学生,吴老师会和他们“单线”联系,建立专门微信群——“四个小坏蛋和一个老妈子”进行管理,每天要抓他们的出勤、作业、答疑等、帮他们制定学习计划……

在能机楼A222吴老师的办公室里,总能看到她耐心地给一拨拨同学们或在一遍遍地讲解习题、批改作业,或在认真地聆听这些初入大学的“孩子们”的困扰和心事,或用风趣幽默的方式开解着那些失恋的、不爱上课、或和家长没法沟通的学生们。对一些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她会尽自己的关系,帮他们找一些和专业相关的勤工助学机会。“我帮他们找一些如乐高编程,三维建模或制图员这样的兼职,这样既能解决他们的困难,又能巩固专业知识。

随着“严老吴”事迹的不断增多,很多学生都开始这样“宣称”:“我不爱机械制图,但我爱老吴”。曾受到过吴老师帮助的学生万庆说,“我觉得她既像严父,又像慈母。大学四年,没有她的帮助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我。

但使众生皆得所,不辞羸病半染霜

熟悉吴老师的人,都知道她身体并不好,经常跑医院、化验、吃药、理疗,但老吴却很乐观。用她的话说,“我现在全身上下就剩一张‘嘴’是好的了,但只要一上讲台,见到学生,劲就来了”。不需要坐班的她,经常是上午从医院出来,下午就来到学校,不是在讲台上,就是在办公室备课、答疑,或是在工程训练中心指导学生们搞创新、搞发明、备比赛。

在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里有一间屋子,那是她为学生争取来的一个实践场地,吴老师会自筹经费给学生买一些小设备,供他们拆画图、在线设计用。同时,她会为学生开创一些横向项目,来增强他们设计、加工、调试等专业实践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能力,她在平时的管理中引入竞争和梯度机制: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实施“大鱼管小鱼,小鱼管虾米”方法,让各组别之间开展创新竞赛,她做“大管家”,对小组实施指导和监督,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他们在竞争中学会了自我管理。

对一些有兴趣参加各类竞赛的同学,她用不断增加答疑时间的方法来加强辅导。“无论参加什么大赛,都是展示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需要平时创新意识的积累。”为了让学生得到成长,一直以来,吴老师始终致力于过程化教学对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并在过程化教学中强化结构型设计的训练。在她的指导下,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得到极大激活,为参加更高级别赛事打下了坚实基础。有一年,吴老师去北京开会,碰到了已经在华北电力大学上研究生的学生尤天伢,他自豪的对吴老师说“老吴,我敢保证我的画图是我同届新生里最强的,这真是益于上学那时您辅导我参加过那么多制图方面的比赛。

吴老师也会经常带学生外出开会,以此来开他们的眼界和视域。“我希望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成绩,更重要的是技能和能力。”有时跟一些企业合作时,第一次谈合同,吴老师都会专门让学生代表她去谈判。“真别说,他们谈的还是很不错的。”吴老师认为,对学生来说,要想挖掘他们的能力,最主要的就是要敢于放手。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他们提供平台,让他们自己在上面表演和展示。

四度春风化绸缪,粉笔无言写春秋

很多人都认为,大学老师最舒坦,有寒暑假。但这些假期对吴炳晖老师来说,则意味着要顶着上海接近40度的高温,要冒着临港刺骨的寒气,到学校继续为那些参加各类竞赛的学生们做指导,继续为新的教学计划伏案备筹,一切付出的背后,都是吴老师一颗希望学生更优更强更好的师心。

在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每个学期举行的“优良学风先进个人”答辩会上,当一个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打开他们的答辩PPT,很多人的获奖经历里都赫赫写着“成图技术大赛个人、团体一等奖”、“高教杯制图大赛个人、团体一等奖……”,在这些奖项的背后,我们都知道,有一个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用心守护着每一个学生的科创梦想的“老吴”。

对于吴老师这样已经教了20多年书的“”教师来说,上课对她来说是驾轻就熟了。很多人也许会认为对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说可以不用备课了,对此吴老师很严肃地说“这是原则,只要上讲台,课是必须备的,但我备的不仅是课,更‘备’的是学生。”带的班级不同,针对的学生自然不同,即使带同样的班,每个学生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我要备不同的授课方式,如给机电学生和机械学院学生上课,就会有极大不同,两个专业侧重点不同,学科基础也不同,给机电学生上课,就需要多备些例子型的课程,这样更有助于他们理解制图。

这就是为教学、为学生殚精竭虑的吴炳晖老师,这就是连续多年获得“最美教师”称号的吴炳晖老师,这就是学生心目中最美的“严老吴”。



【上电故事:你是最美身边人系列报道三】


我乐享工作,因为它已融入我的生活

——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主任高波

短发平头圆脸戴副眼镜,背个双肩包在校园里疾走,打招呼时洪亮的声音和真诚的笑容,成了我印象里的高波老师。

上海市首届教育系统“教学新星”(是所有获奖者中唯一的思政课教师),上海市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先进个人奖,多次学校优秀教师、优秀主讲教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耀眼的成绩,成就了传说中的高波老师。

访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工小家展开,古色古香的桌椅配上精美雅致的茶具,传统文化味道甚浓。不经意间,记者谈到正在读易中天中华史里的《魏晋风度》,高波的眼睛倏地一亮,身体前倾,说道“我每天通过手机软件都在听易中天的中华史,感觉妙语连珠、新颖脱俗、兴致盎然。”转念一想,眼前的高波不正如传统文化里的“”吗?既融于时局又独立品格、既爱国热忱又理性认知,在“”“”间彰显从容,正襟而坐却不古板世故、幽默谈笑却不油腻圆滑,“我在家都是同时打开两台电视,收听收看不同的频道。

高波除了“形势与政策”课外,还主讲“当代国际关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有着20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擅长分析当前大国关系、反恐形势、中国外交形势、中国安全形势等主题。他对于时事热点的敏感和视角成为他搜集资料、整理素材、教授观点的重要支撑。

高波随手打开自己的手机页面,让记者浏览了一下他经常关注的APP,多是与时事新闻有关的,他说,他在看到自己认为可以作为上课教学素材的新闻线索时,就立即用一个微信号发给自己另外一个微信号存储起来,以便备课之需。

他还告诉记者,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上海新闻广播电台听新闻,晚上下班回家打开两台电视,一般是新闻频道和国际频道,七点看新闻联播、七点半看今日亚洲、八点半海峡两岸以及后面的今日关注等等。就是让每天国内外大事热点资讯时刻环绕着,一旦听到、看到感觉可以成为教授的素材,就立即下载记录整理下来。

这种随时随地搜集素材的生活习惯已延续了20多年。早些年,还没有现在便捷的手机存储设备,他就自己买录音机录、再刻成光盘,经年累月,搜集的资料硬盘容量已超过10T。家里面搜集整理的报刊资料堆积如山,在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这些镌刻着时光和年华的资料成为高波舍不得丢弃的“精神档案”。

高波的课一定要上,高波的课一定要听

这是记者在走访中听到马院其他教师还有上过高波课的学生表达的相同意思。除了精心搜集资料外,高波的备课和授课也与时俱进,有创新性和针对性。

他告诉记者,要上好课就要在准备素材的时候学会换位思考,考虑学生是不是关心和感兴趣这个事件,对于素材的选取要有的放矢,将权威的和经典的大政方针和时事案例融入到所讲的内容中去,吸引学生产生共鸣。

他在教学中注重改进教学方法,上课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深入浅出,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及时调整教案;注重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了做到以理服人,他收集了大量的材料、案例,使原本很枯燥的理论变得活泼有趣、有血有肉。从他嘴巴里经常能冒出来一些新鲜词汇:“神马”“浮云”“郁闷”“纠结”“你OUT了”;他的PPT经常使用诸如“咆哮体”等等最新颖的格式……在校园里, 90后、00后的大学生们只要上了他的一堂课,无不喜爱上这个讲课充满激情、声音抑扬顿挫、汗湿衣襟的“时髦帅哥”,喜爱上他所教授的课程。他的课堂出勤率极高,几乎每堂课都是百分之百。

他认为在思政课教学中,只有真懂、真信、真教,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真懂”,就是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善于把握大学生思想的脉搏,用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学生;“真信”,就是要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相信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只有教师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教”,就是要理直气壮、充满激情地讲述马克思主义原理,又要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易于接受。

坐班答疑时,他的门前排着长队

他教好书,还自觉育好人。他关心学生们的成长,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他与学生坦诚交流,解疑释惑,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树立信心;帮他们分析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那时还在学海路校区,高波坐班答疑时排着的长队成为师生中口口相传的“佳话”。在课后、在平时,高波更是用真诚平等的心与学生广交朋友,许多学生都很喜欢他,尊敬他、甚至视他为偶像。

学生排队来答疑,不仅仅是书本的理论困惑,更有生活中的现实迷茫。有学生家住绍兴,想骑车回学校遭到父母反对,烦躁时来求助高波;有学生干部想在学代会上提出校园全面禁烟议案,对于如何构建议案来求助高波;有女同学与重男轻女思想作祟的父母相处不好来求助于高波……

正如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爱是强大无比的教育者。”高波正是怀着一颗爱心走进大学生的生活,怀着真情走进大学生的心灵,把教师的角色内涵扩展到“朋友”和“家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成了大学生们的最爱,被90后、00后的孩子视为人生导师,亲切称呼为“我们的波波老师”“波哥”。



【上电故事:你是最美身边人系列报道二】


陈策沾:一位老电力发明家的家国情怀

国庆前夕,我校数位教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纪念章,这是上电的骄傲,也是上电人的榜样。这其中,有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上电人,陈策沾老师,他的发明故事和家国情怀让人印象深刻。

啥时候都不能做忘本的事

在学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我们终于见到了陈策沾老师。虽年已近耄耋,但精神矍铄,蛮有一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劲头。在与陈老的谈聊间,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感谢国家培育我,任何时候人都不能忘本。”作为长在红旗下,沐于改革里的新一代,尽管从小就耳濡目染于家国情怀洋溢的环境中,但此刻我还是被这位耄耋老人朴素而坚定的家国情怀深深震撼了。

提起陈策沾老师“辉煌”的经历,用一句时下流行语——相当“硬核”,言谈中,虽然陈老一直对他那段丰厚履历“讳莫如深”,但终因那段经历的“璀璨”,我们还是找到了一些当年的文字资料:“陈策沾利用业余时间发明了一种使触电身亡事故再也不会发生的全自动触电保护器,这项发明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获得了中、美、英、加四国专利权,他的专利转让费在当时全国每月平均工资还只有几十块钱时,就已经达到百万。”可想而知这项发明在那个年代的含金量。“当时有个外商愿出百万美元买我的专利生产许可权,但被我谢绝了。因为一旦转卖,国家就要需高价买进,这种忘本,让国家吃亏的事我不能做,正所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做学问需要“砖头”精神”“钉子”劲头

一九六四年从北京电力学院毕业的陈策沾成为一名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刚入职不久就被单位选派出去学习。“那时教我的老师都是国家从全国各地精选出来的电力行业专家”陈策沾说,那段时间的学习可以说是“填鸭式”的,从早上5点开始直到晚上快12点钟才能结束,老师们的积极性甚至比学生还高,总是利用晚上时间帮助学员们学习,“现在回想起来,没有国家的支持和培养,没有那段时期‘锻造’出的坚实理论基础,是决不可能有我后来的发明。

进修归来后,陈策沾开始一头栽进几万只三极管和密密麻麻的线路中。“研制一种绝对安全的防触电保护器的想法早在我心里酝酿很久了,直到一九八三年,在有关单位领导的支持下,我才开始动手研制。”说到专利发明过程,陈老似乎不愿多谈,“成绩都属于过去了,唯一需要牢记的就是不能忘记国家的培养。”“我们现在最要紧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得帮助年轻人少走弯路,快成长。”长江后浪推前浪,对于现在的年轻老师如何进行自我提升,陈老认真的说:“先把人做踏实了,做起学问才能沉得下心,想轻而易举的去掌握深刻的东西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股砖头精神钉子劲。用“砖头”的精神,“钉子”的干劲,一锤一锤扎实的‘钉牢’、干好教学科研工作,并不断在其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国与家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谈到陈老的家国情怀,我们不得不把时间轴回溯到1989年的4月,陈策沾带着他的“自动触电保护器”发明,应邀参加在美国举办的第十三届国际技术发明展览。当时周围人都议论纷纷:美国生活条件那么优渥,又有发明在手,陈策沾这一走肯定一去不复返了。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5月20日,陈策沾放弃了百万美元的专利费和那张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绿卡”,登上了回国的航班。当时很多人都问起他回国的原因,陈策沾淡淡一笑:我的家和国都在这里嘛!陈老这种家国情怀,是一种自觉的、源自内心的朴素情感,去伪存真,璞然天成的,不需要标榜和拔高,更不需要学习和培养。

说起这段历史,陈老还讲述了一段令他记忆犹新的过往。他在美国参加展览会期间,乘坐地铁时,曾被人无端谩骂过,“就是在那时,我深刻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才是我们真正成为‘人’的最大保障,国家不强大,任何人的生存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我为生而是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这是多么朴素而坚定的家国情怀,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己。

在座谈会上,当畅谈上电的发展和建设时,陈策沾老师很坚定地表示:如果学校还需要我,我愿继续尽我所能为学校发展服务。



【上电故事:你是最美身边人系列报道一】


每一段发展背后,总有一群人在负重前行

——记奋战在一线的上电学科规划工作组

2019年的浦江之滨、滴水湖畔,对于这样一群人来说注定是具有别样风景的,

2019年的暑期,对于这样一群人来说注定是有不同意义的,

2019年上电的学科建设,对于这样一群人来说是最要紧之事的,

就在2019年的这个假期,这群人搭建起上电学科建设规划的垒土之基——

由约30人组成的学科规划校级工作组,以及超80人组成的8个学院工作组先后成立。工作组自7月启动以来,在副校长符杨的领率下,研究生院(学科办)、科创中心、发规处、科研处等部门精心筹谋,相关职能处室和二级学院全力配合,各学科带头人积极参与,开始了一段上电学科规划的破壁之旅,谋划构造“上海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学科龙”。

做好学科规划:学校高水平发展的迫切需要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命脉,也是推动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快速上升的战略发展平台,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地位。经过68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跨越发展,学校各方面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但学科整体布局、发展定位的不确定,学科建设缺少统筹规划与监管,学科方向分散、发展空间受限等现实问题,制约着学科整体实力和影响力的继续提升,也制约着学校的高水平发展。如何化解?必须顶层设计、全局筹谋,立足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凝炼学科方向、完善学科体系、优化学科布局,实现学科建设的系统规划和统筹推进,“形势逼人,时不待我,不进则退”,符杨教授如是说。“学科发展走何路、如何走,实现什么目标”,是团队工作的主基调;“学科发展方向是什么?如何布局?如何将零星分散的学科统筹起来?如何使学科建设很好地对接国家能源战略,高效助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是团队要重点“敲定”的事情。

正所谓谈“”容易,“”事难,工作组该如何去落实这些思路呢?

分步分工推进: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论证符合校情的规划指南

工作组在集全校之力的基础上,精心策划三阶段工作:第一阶段,组织学习重要国企发展战略文件,充分对接国家战略顶层谋划;第二阶段是根据各二级学院上报的学科规划初稿,进行反复研究、推敲并给出精准建议;第三阶段要研究、讨论学校学科规划,并进行多轮修改。从国家、行业、学科等素材的收集,到各学院开展学科梳理、需求分析、方向论证,形成学院(学科群)学科规划,以及最终校级规划指南“上海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学科龙”的成稿,期间历经了将近20多次的研究讨论、梳理整合和多轮修改。经过一个暑期的高压攻坚战,工作组在各个学院上报的学科规划基础上,共讨论制定出了24个学科方向,初步绘制了上海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学科龙身,为我校学科建设提供了决策信息、决策方略和决策依据,为学科发展敲定了初步方向。

20多次的会议,24个学科方向的制定,成堆的讨论草稿,这些简单数字背后映射的是整个团队焚膏继晷的执着付出。在工作组联络员汤乃云老师的记忆中,8月2日那次的讨论会,是整个假期讨论会中时间最长的一次,从早上8点半开始,直到下午5点之后,学科规划组的成员们才陆续离开。就在离开办公楼的间隙,还能看到规划组的唐忠教授、杨秀教授、谢敬东教授、施泉生教授、李琦芬教授、刘刚教授、朱瑞副教授……,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走边讨论着问题。“那天,规划组的领导和专家们几乎一天都没有离开过办公大楼,大家都没顾上去食堂吃午饭,直接在讨论会现场解决了。”规划组秘书说。这个暑假,对这群人来说没有休息,只有肩负的责任,尤其对规划组牵头人唐忠教授而言,责任重大,为了不影响规划工作,他带头取消了原先定好的探亲行程。当谈到工作是否辛苦时,汤乃云老师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这项如此重要的工作,能参与其中,还是深感兴奋与幸福的,当然说不苦那是假的。

采访中,我看到了一份用不同颜色水笔密密麻麻批注的学科规划修改意见手稿。汤乃云说,这份手稿是符杨副校长为相关学科规划方向所做的批改意见。看着这些“鲜活”手稿,我仿佛也和这群人一起置身到这个炎炎酷夏中那场虽然没有铠甲、没有硝烟的攻坚战之中了。正是这些手稿见证着这群上电人在2019年曾一起工作“战斗”过;也正是这些手稿,让我们看到上电的每一段发展,都离不开一代代“这样一群人”的负重前行。

经过一整个暑假的集中梳理和论证,我校“学科规划发展指南”基本定稿,“上海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学科龙”形态已显,“接下来,将对照指南细化24个发展方向。”工作组尚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