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高被引论文上榜秘笈

30.04.2016  13:21

      【编者按】 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国高等教育的双一流建设驶入快车道。从全球经验来看,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有一个重要的评价依据,那就是ESI评价指标。目前国内外很多知名高校都在采用ESI来衡量和评价学科实力,国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最近几年来也开始越来越重视ESI指标,越来越多的大学把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数量定为发展目标之一。近年来,上理工共有27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为此,我们采访了多位论文作者,请他们分享了在高水平论文撰写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上榜秘笈】
  高被引论文的撰写是否有经验可循?我校高被引论文有哪些特征?作者在撰写的过程中又有哪些体会?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到了我校10位高被引论文作者,并对他们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希望能给大家在科研当中有所启发。
  在采访中,针对如何才能发表一篇ESI高被引论文,从采访结果来看,各位作者对论文选题、科研团队组建、对外合作交流、原创性等方面关注度比较高。具体分布见表一:

表一:ESI高被引论文成功经验盘点


  谈及入选经验, 能动学院赵兵涛 老师认为,一是确定选题方向很重要。论文的选题要既能切合自身研究领域的特点、又能体现前沿性,而且需要注意两者的切合点。二是前期构思和设计很重要。包括现状、方法、理论的构思和设计需要反复斟酌、提炼和比较。三是需要科研团队支持与交流合作。赵老师的前期研究工作得到学院崔国民教授团队的大力支持,今后将逐步加强外部交流合作尤其是国际交流合作。四是科学工作者志存高远、力学笃行和勤勉不怠的品质很重要。
   光电学院丁德锐 老师则认为关键在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新颖性上。首先,研究的领域最好是当前备受关注的;其次,研究课题最好是处于世界前沿的;再者,研究方法要具备足够的新颖性。这三个因素单靠个人力量是难以企及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丁老师认为自己之所以获得这些成果,一方面是所在团队一直在这一领域持续不懈地工作,确保了研究的连贯性、领先性,目前团队的高被引论文高达30余篇;另一方面则归功于崇尚科学研究的团队文化,丁老师的导师培养了他快乐研究的探索热情,这种文化也浇灌着研究团队的每一位成员,促使大家有浓厚的探索创新激情;最后就是要有广泛的国际交流,团队老师一直积极踊跃地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去知名大学访学,邀请学术大家来校做学术报告,并积极举办小型学术研讨会等。
   环建学院王燕刚 老师讲到,这两项研究成果能够成功入选的关键原因,一是CO2的减排和资源化利用是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同时也是被公认的世界难题。因此一旦在这个课题的某一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必然会得到同行的广泛关注。二是工作的原创性。在这两篇论文中我们都有非常突出的原创性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得到了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三是有一个对科研充满热情、敢于创新、能吃苦的科研团队。
   医食学院宋成利 老师谈到,一是在科研选题上要坚持,没有长期的深入研究不可能有好的论文发表,但同时要关注学科的发展前沿,及时引入新技术、新概念探讨新的机理和原理,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二是国际交流非常重要,闭门造车很快就会落后于学科的主流方向,需要有稳定的国际合作伙伴。三是组建团队非常重要,现在的科学研究不可能单打独斗,需要形成一个有活力的梯队,这样才能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完成一些大课题。
   材料学院余灯广 老师讲到,这个论文能够成为2004-2014期间的0.1%的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前沿论文,与论文内容的多学科交叉性密切相关。这也说明对于科研创新,其选题非常重要。好的科研成果最容易出现在不同领域学科交叉的边沿。电纺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现象,涉及流体力学、电动学、聚合物科学和流变学等。
  在推动学校高水平论文发表方面,院系具有重要的作用。环建学院在全校高水平论文的构成中占据了重要分量,主持工作副院长 黄远东 老师认为在学院层面有以下几点做法可供大家讨论,一是凝练学科特色研究方向,学院秉承“有所为,有所不为”和错位竞争的发展理念,面向国家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领域的战略需求,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两大一级学科上凝练出七大特色研究方向,并着力开展建设。学院人、财、物向特色研究方向及其团队倾斜,有效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学院近两年发表的ESI高被引论文都出自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所凝练的特色研究方向。二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力推学科水平迈上新台阶,积极鼓励教师与国外著名学术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学院与美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多所大学建立起长期固定的科研合作关系,有教师出任国外大学的教授(国际学者)和担任国外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通过分析,发现我院有1/3的ESI体系下的SCI论文发表得益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国际交流)。三是不断完善科研奖励制度,激发教师科研积极性,在学院教代会讨论通过的《2014-2016年度环境与建筑学院绩效工资二级分配办法(2015修订)》文件中,明确了ESI高被引论文的奖励基点和SCIE收录论文的分区奖励基点,同时突出了高水平论文发表和科研成果在岗位聘任和考核中的关键作用,这大大激发了教师科研积极性。


   【延伸阅读】
  上理工高被引论文分布情况我校从2012年开始关注ESI高被引论文,至今我校先后已有19名教师,27篇论文入选过ESI高被引论文。学校作为拥有110年历史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在工程学方面具有长久的积累和优势沉淀。2015年,学校工程学率先进入全球ESI31%,充分说明我校工程学科的优势。(见表二、表三)根据2016年3月份最新检索结果,我校目前有16篇ESI高被引论文,其中以第一发表单位的共8篇,论文共涉及我校7个学院,10个ESI学科领域。从ESI高被引论文情况可以发现,我校特色优势学科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已经进入ESI前1%的工程学科发展势头强劲。学校ESI高被引论文数量的不断增长,体现学校通过在工程学、物理学、材料学等领域的持续研究,成效已经开始显现,也代表着学校通过人才强校、国际科研合作等方式推进科研和学科发展的举措初见成效。

表二:ESI高被引论文的学院分布(截至2016年3月份)

表三:ESI高被引论文的学科领域分布(截至2016年3月份)

 


   【对话】
  上理工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推动高水平论文成果再上新台阶访我校科研及人事工作相关负责人记者:上理工ESI学科建设未来的发力点在哪里?
  科技处处长张大伟:世界一流学科如何建设并不能一概而论,但要想取得国际同行的赞誉和认可,就必须要有一批高水平论文。目前我校工程学已经稳定在全球ESI31%序列,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国际科研竞争态势日益加剧,学校如要实现稳定并不断提升,还需要在领域聚焦、人才引进等方面继续加强工程学学科实力。从前面的图表可以看出,我们的短板也很明显。从数量上来看,目前学校只有工程学一个学科进入了ESI31%序列。从差值上来看,材料学和物理学是学校目前最靠近ESI31%的学科,但差距颇大,这说明学校的基础科学研究离世界一流仍存在很大差距。学校已经注意到这一短板,并规划在“十三五”期间,争三保一,巩固工程学学科,加强材料学和物理学学科建设。
  记者:学校对提高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成果的积极性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安排?
  人事处副处长杨爱玲:在我校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的作者当中我们发现,青年教师群体正在成为学校高水平论文发表的生力军,不断涌现出像赵兵涛、丁德瑞老师这样的科研新星。近年来,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主战略,一方面大力引进高水平人才,另一方面也加强对优秀青年教师的培育。围绕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从体制与机制创新、发展平台构建与氛围营造等方面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目前学校已经出台了包含ESI高被引论文奖励办法的文件《上海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培养志远计划”实施办法(试行)》和《上海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培养思学计划”实施办法(试行)》,今后也会把ESI高被引论文这一指标逐步引入到学校教师的职务评定、定岗定级、年终考核、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等工作中去。在“思学计划”和“志远计划”当中都有一个鲜明的特色,那就是ESI高被引论文所占的分量很高,不论是在入选学术条件上还是在考核要求上,例如对于理工类学科而言,其中提到的“至少发表1篇ESI高被引论文”和“发表本学科高水平、有创见的学术论文(被SCI(SCIE)、SSCI)3篇及以上,其中至少1篇为SCI(或SSCI)三区或二区及以上论文”这两个条件是等效的,足以看出学校对ESI高被引论文的重视。相信在学校“十三五”规划和综合改革方案的指导下,在学校各项政策的激励引导下,我校高被引论文成果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实现学校“做精品本科、争一流学科、创百强大业”的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ESI名词解释】
  ESI(Essential3Science3Indicators),即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目前国际上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ESI共分22个学科领域,采集面覆盖全球几万乃至十几万家不同研究单位的学科。ESI的主要评价指标有优势学科、高影响论文(Top3paper)、高被引论文(Highly3Cited3Pa-pers)、热点论文(Hot3Paper)。其中高影响论文包含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ESI高被引论文是指过去近10年中所发表,被引频次在该学科相同发表年的论文中排名前1%的论文。ESI热点论文是指过去2年所发表,近2个月的被引频次排在该学科排名前0.1%的论文。ESI高被引论文科学地反映了论文影响力,因此其数量也成为衡量学科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原文链接: http://usstnewspaper.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1441945

   

新闻中心 王丹报道

原文刊于上海理工大学报第281期(总第521期)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