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竞赛中显实力展风采

10.09.2014  14:4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上海教育的明天需要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上海高等教育的未来也期待更多的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今年,我们迎来了第30个全国教师节。30年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上海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持续发展。而在今天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上海的高校青年教师再度传来佳音———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上,由复旦大学吴燕华、华东师范大学蔡剑锋和上海海事大学王天真三位青年教师组成的上海代表队斩获佳绩,分获一、二、三等奖殊荣。

  多年来,青年教师的培育工作一直是上海各高校关注的重点。今年,上海更是在全国大赛开始之前,首度举办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成为最终收获全国佳绩的基石。伴随着一大批青年才俊的脱颖而出,这场高等教育系统的“擂台赛”已经成为了支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他们的青春在讲台,我们的希望在未来!

   拼搏在赛场

  ———上海青年教师在“全国青教赛”舞台上放光辉

  日前,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华中农业大学落下帷幕。此次竞赛活动共吸引了全国1200多家高校参与,参赛教师累计达50多万人次。其中,80%以上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工会联合举办了省级赛事,一些省份的竞赛涵盖到了独立学院、高职(专科)院校和成人高校,竞赛参与高校之多、参与教师之多均达到了新高。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共有来自全国83所院校的96名教师组成32个代表队参与全国竞赛。

  与以往教学比赛中老师们只需要对自己最拿手的一堂课进行展示有所不同,本届全国青教赛的规则有了极大创新,参赛选手须从自己所教授的完整一门课程中任意抽取一个单元,上台完成20分钟的讲课。教学基本功扎不扎实,在这20分钟内便能高下立现。经过激烈的比拼,复旦大学的吴燕华、华东师范大学的蔡剑锋、上海海事大学的王天真这3位上海青年教师最终从众多青年才俊中“杀出重围”,分获一、二、三等奖,为上海代表队争得闪耀的荣光。

  在表彰大会上,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江广平对本届教学竞赛的成功举办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开展群众性教学竞赛活动既是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激发广大教师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发挥改革主力军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系统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切入点。

  据了解,目前全国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占比已经超过三分之二,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关系着高校发展的未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未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未来。此次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对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意义重大。而三位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正是上海各高校工会多年来着力提升青年教师职业技能水平过程中所结出的“丰硕果实”。

  奉献在讲台

  ——— 首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掠影

  上海代表队斩获佳绩的背后,离不开首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所打下的坚实基础。这场由市总工会、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主办的教学竞赛活动,吸引了全市高校的各路英才。以“上好一门课”为理念,教坛新秀们汇聚一堂,以三尺讲台为擂台,绽放出青春的熠熠光辉。

  今年上半年,以教学竞赛为契机,上海各高校便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校内选拔交流活动。各高校由工会、教务处、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等职能部门联手合作,共同打造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平台,组成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参与的专家评审组,通过举行听课、评课和教学竞赛,为参赛教师脱颖而出出谋划策,涌现了一批通力合作、互相促进的教研团队,为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了解,首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共设人文社会学科、自然科学基础学科、自然科学应用学科三个组别。共有54所高校推荐了118名青年教师参加决赛角逐。参赛课程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医学等10个学科门类。参赛选手均是热爱教学、精于教学,广受学生好评的优秀青年教师。其中有高级职称的40名,占总数的34%;硕士以上学历111名,占总数的94%;博士以上学历的56名,占总数的47%。女教师88名,占参赛总数的75%。

  为保证竞赛活动公正公平,竞赛组委会邀请了25名全国教学名师等知名专家、教授担任竞赛活动评委。评委们从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语言与教态、教学特色、教学反思等方面对选手进行综合考评,严把竞赛质量关。最终,选手通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三个环节的比拼,有15人获一等奖,30人获二等奖,59人获三等奖,还有13人获优胜奖。

  最终,华东师范大学的蔡剑锋、华东政法大学的吴一鸣、复旦大学的吴燕华、上海海事大学的姜慧、上海海事大学的王天真、上海交通大学的陶梅霞等6位赢得各组别一等奖前两名的青年教师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风采

   吴燕华

  女1982年10月出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组一等奖得主

  人物小传:于2009年获得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并进入生命科学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工作后,吴燕华老师承担《遗传学》和三门专业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她的《遗传学》多次获得满分考评,并于2012年获得复旦大学本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在教学成绩突出的同时,她还坚持科研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的支持,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3篇II区),影响因子总和30余分。

  微感言:作为80后“青椒”代表上海参赛是我的荣幸。我的成绩离不开上海市教委、教育工会和复旦大学各位老师们的帮助和家人的支持。3个多月的备赛过程充满压力,但获益匪浅,实足珍贵。我热爱三尺讲台,我期待桃李芬芳!

   蔡剑锋

  男1976年11月出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社会学科组二等奖得主

  人物小传:蔡剑锋老师长期担任本科生导师。身为学校师范生通识平台课程《哲学概论》、通识教育精品课程《批判性思维》项目组负责人的他,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采用案例教学和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年度评教活动中,曾连续5年获得学生评教最优,并于2014年获“学生心目中最优秀教师奖”和“优秀任课教师奖”。

  微感言:此次比赛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上海方面为选手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团队。此外,参赛选手之间也毫无保留,互相照料和打气,亲如一家人。不过,令我感到格外愧疚的是比赛期间正逢我的孩子出生,而我却没有时间去照料,最后是妻子和家人默默地承担了一切。我要对他们说一声感谢。

   王天真

  女1978年2月出生上海海事大学副教授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三等奖得主

  人物小传: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王天真老师一直从事故障检测与诊断、智能信息处理等科研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项目1项,上海市教委项目5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863计划1项,省部级重点项目5项,上海市教委项目1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专利等10项,相关研究成果达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在教学方面,她连续4年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并带队参加“智能车”学科竞赛,陆续指导了一百多名学生获奖。

  微感言:我非常感谢青教赛组织者和所有指导过我的老师!是他们让我的视野拓宽了,专业技能提升了,教育教学思想更加成熟,也是他们让我体会到“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倾尽所学授道学生。

                                        阅读原文

来源| 劳动报   文字| 记者 立淡  编辑| 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