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食药监谈弄堂美食备案管理:将建退出机制

05.01.2017  00:31

  12月29日,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草案)》(修改稿),弄堂小餐饮备案管理引起热议。

  “小型餐饮纳入备案管理,并不是法律许可措施,而是一种暂时的救济手段。”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阎祖强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根据初步设想,要纳入备案管理的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至少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不能扰民和影响环境,确保食品和卫生安全,且周边群众的确有生活需求。

  房屋属性成小餐饮合法化“硬伤

  目前,小餐饮合法化存在一系列“”。

  其中最突出的是房屋属性,按照现行规定,餐饮业用房必须是商用房。现实中,大量小餐饮都存在居改非的现象。上海开展“五违四必”综合整治以来,共有近1.9万家无证照餐饮被取缔、调整业态或规范。

  12月29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阎祖强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对于申请证照有困难,且符合一定条件要求的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上海拟通过备案等方式对其实施分类管理,并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

  “但小型餐饮纳入备案管理,并不是法律许可措施,而是一种暂时的救济手段。”阎祖强称,对这些弄堂美食,监管部门将逐步探索疏导为主的管理方式。

  阎祖强强调,这种救济手段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小型餐饮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而且,救济手段并不意味着对无证照餐饮放松监管,既然是备案而非持证照经营,其经营活动就要受到更严格监管。

  他透露,根据初步设想,要纳入备案管理的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至少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不能扰民和影响环境,确保食品和卫生安全,且周边群众的确有生活需求。符合条件的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到所在街镇备案,其日常经营活动要纳入市场监管、消防、环保、城管等部门的监管范围。

  违背规定立即停止营业

  因为尚无先例,小餐饮备案制也存在颇多争议。

  比如如何定性小餐饮,每一个细节都要通盘考虑。此前,上海浦东新区试点小餐饮备案,原本将小餐饮设定为经营面积50平方米以下,但后来发现,浦东地大,大多餐饮店都超过50平方米。

  “我们的想法,疏堵结合,减少存量,严控增量,分类实测。”阎祖强称,目前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比较难的是怎么完善退出机制。

  阎祖强表示,这类备案管理的小型餐饮,要建立起可追溯的台账记录,并向社会公示相关的食品安全信息,从业人员也必须具备健康证;一旦在有效备案期内,被发现违背了当初的承诺或规定,就必须立即停止经营;违反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必须从严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