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科技产学研---同济论坛召开

20.10.2016  00:40
  当前,金融科技的发展如火如荼,以“区块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日益受到政府、产业、投资和学术界的瞩目。区块链技术如何发展、如何应用到金融和社会其他领域,越来越受到政府、产业和学术界的关注。作为我国第一次由高校发起、聚焦于探讨区块链等金融科技产业与技术发展趋势、机遇和挑战的产学研论坛,10月15日,“上海金融科技产学研-同济论坛”在同济大学召开。当天,同济大学与钱包金服共建的“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以及由同济大学、上海大数据创新基地等18家发起单位共同组成的“上海丰钛沙龙”一并揭牌,标志着上海在金融科技协同创新与跨界合作领域中迈出新步伐。  

  

  同济大学副校长江波、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总工蒋国庆、经信委软件和信息化处副处长顾伟华、中国互联网协会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彭超和常务理事陆军等相关单位领导出席并致辞。论坛得到了上海市经信委、中国互联网协会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信息产业网等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
  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指出,要完善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融合的科技金融生态。随着央行确定“区块链”在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和数字票据交易平台中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以及国内众多金融和产业机构开始布局区块链等金融技术的研发,区块链在中国开始快速发展。
  同济大学目前是上海经信委指导今年9月刚成立的上海区块链技术应用联盟唯一的学术成员单位,在“金融科技--区块链”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国内少有的拥有落地研发成果的高校之一。目前,同济大学已参与多项国家、地方重要区块链研发项目,包括参与中国人民银行法定数字货币研发计划等,并已率先研发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用校园和公益校园管理平台,助推可持续校园发展和学生培养。同济校友也活跃在区块链的研发和应用领域:如2000级计算机专业校友徐义吉是上海比特币创业营的发起人、区块链全球峰会的发起人,2001级自动化专业校友李林是世界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火币网的创始人,他们都积极支持同济大学开展金融科技研发合作。
  当天揭幕的“同济大学—钱包金服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致力于整合同济大学的研发优势和钱包金服的金融场景及数据资源,联手研发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核心技术。“上海丰钛沙龙”由同济大学、上海大数据创新基地、钱包金服、欧冶金融、国金证券、IBM中国实验室、上海金融谷等18家发起单位组成,旨在集成多方优势资源,通过同济大学平台,加强交流合作,助推上海金融科技产学研发展。两平台将有望促进上海金融科技生态的交叉和深度发展。
  同济大学副校长江波指出,“我们除了要发展以区块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还要高度交叉融合科技信息技术、管理科学、大数据分析、金融与信息化交叉领域,并应该加强社会学、伦理道德学、哲学等新型分布式的价值网络。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总工蒋国庆介绍了中国研发法定数字货币的必要性,并感谢同济大学作为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唯一的高校合作单位长期以来为央行数字货币做出的贡献。
  上海经信委软件和信息化处副处长顾伟华表示,要理性看待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的金融科技还没有迎来广泛收获,目前不可能替代银行成为主要的金融业,只是为这个行业的成本降低提供了支撑。
  为了促进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金融机构参与产学研合作创新,参会的多家等行业领跑者、学术研究机构和优秀科技公司分享了金融科技发展最新产业动态、技术发展成果和行业典范应用等。同济大学发布了国内首创的基于私有云的同心云创新平台、基于区块链的信用校园和全民阅读研发成果及区块链网络管理工具;钱包金服介绍了其在搭建高效的场景大数据平台和金融科技生态体系方面的布局和经验;IBM介绍了商业区块链的设计与案例;京东金融介绍了其在供应链金融方面探索使用区块链技术的经验;中科院介绍了其在分布式云计算平台的研发成果;雷盈量化科技介绍了通过区块链这样的计数手段来实现新的信用背书方法,将数据变成一个资产。联动优势、太一云科技、火币区块链、长亮科技等公司也从各自角度分享了区块链研发及应用的经验与成果。
  在论坛中午休会期间,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万达金融、宝钢欧冶金融、国金证券、IBM中国等15家行业领军企业、上市公司及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负责人与同济大学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相关负责人及教授们一道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加快推动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经过讨论后,与会者对下一步共同行动计划达成共识。
  论坛最后,同济大学、欧冶金融、钱包金服、荣泽科技、公路驿站、沙钱信息技术等各方企业负责人与学术专家就“金融科技--区块链当前产学研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为核心展开了圆桌讨论,进一步解答了关于区块链技术的影响以及产学研的最佳合作模式等金融科技发展相关问题。大家认为,高校在平台引领、人才培养和前瞻性学术研究方面可以对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相关视频新闻链接: http://news.tongji.edu.cn/catv/index.php?classid=5698&action=video&id=799&t=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