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上海选手载誉而归 共获得10枚金牌、10枚银牌和7枚铜牌

15.12.2020  16:28

  拥有一“”,可以成“”。昨天,参加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的上海选手载誉而归,共获得了10枚金牌、10枚银牌、7枚铜牌和45个优胜奖。

   传统优势项目保持领先

  从选手获奖情况来看,上海在传统世赛优势项目继续保持领先,如车身修理、印刷媒体技术、花艺、网站设计与开发、健康和社会照护、货运代理等项目都获得了金牌。

  在车身修理项目上,上海选手李杰与此前的世赛获奖选手一样,也来自杨浦职业技术学校,是世界冠军们的“同门师弟”。

  为了学精、学细修理车身技术,李杰从2016年起用了整整4年练习。在此前连续几个月的特训阶段,他每天6点半就要起床,7点半开始准时训练,一直训练到晚上十一二点。目前,李杰可以观察到车门2毫米至3毫米的高低凹凸不平,用钣金技术可以将车门平整修理至误差0.5毫米以内,达到足以喷漆的水准。

  花艺项目金牌获得者杨灵芝则来自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6月份才接触插花,今年就拿下了全国第一。“其实,我在比赛中也遭遇了惊险。”杨灵芝告诉记者,在一个项目的比拼中,由于对材料不熟悉,她用了半个多小时才把架子搭起来,险些超时。尽管如此,依靠精彩的发挥,杨灵芝还是拿下了这块金牌。

   非优势项目取得新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上海获得金牌的项目中,有不少是过去的非优势项目。

  精细木工就是其中之一,来自上海城市科技学校的18岁小伙子孙岩,出人意料地获得全国第一。“我对木工是真爱。”孙岩告诉记者,和许多年轻人喜欢手游、网游不同,他更喜欢待在木工室内,与木头、工具为伍,“每一个成品都会带给我惊喜。

  唯有付出和努力,才能有所成就。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吴怡欣就是如此。这个外表温柔的女孩子,却有一颗坚强的心。在广州的赛场上,她每天都自我加压训练到凌晨1点多,再在早上5点半去赛场备赛。“我喜欢这个职业,我认为它前途无量。”吴怡欣告诉记者,自己今后也想从事这一行当,“希望我能学以致用。

   下一站是世赛

  上海选手此次在46个世赛项目上成功晋级,顺利入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

  对他们来说,进入国家队就是全新的开始。在那里,没有曾经的第一,只有从头开始,接受一次次的选拔和淘汰,直至最终诞生参加2022年上海世赛项目的选手。

  来源:劳动报   作者:罗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