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警方捣毁制售“临牌”团伙 利润达数十倍

05.06.2016  01:07

 

  现场査获伪造的上海等地机动车临牌4万余张 /警方供图

  查获伪造“沪、浙、苏、皖”等地假临牌4万余张

  警方提醒:办临牌应走正规渠道,警惕所谓“第四张临牌

  晨报记者 邬林桦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经过历时一个多月的循线追踪,一举捣毁了一个地跨沪、浙、湘三地的机动车临时号牌一条龙产业链犯罪团伙,抓获团伙成员19人,缴获4万余张伪造机动车临时号牌、车辆产权登记证书,以及印章和电脑、打印机等一大批制假工具。

  上海交通大整治开展以来,截至5月27日,全市共打击查处相关案件563起,查扣涉案车辆566辆,60余名违法人员被处行政拘留处罚,30余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刑事拘留。

   査获假临牌挖出犯罪团伙

  4月13日8时许,G60沪昆高速枫泾收费站执勤民警对一辆未悬挂车牌的入沪轿车进行检查时,发现车主持有的牌号为“沪PQ3775”的临时号牌为伪造临牌。经询问,该“假临牌”系车主从浙江临安的一家汽车4S店购得。

  专案组调查发现,这张伪造的临时行驶车号牌系该4S店一名销售主管陈某以350元从“上家”胡某处购得。专案组顺藤摸瓜展开进一步侦查,一个地跨沪、浙、湘三地,辐射全国多个省市,涉嫌伪造、买卖机动车临时号牌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4月18日,专案组分别在本市普陀区中山北路、嘉定区鹤旋路等地展开收网,将包括赵某、胡某在内的伪造、买卖临时号牌的犯罪团伙成员7人一举抓获。现场查获伪造的“沪、浙、苏、皖、豫、川”等地机动车临时行驶车号牌4万余张、机动车强制保险单1000余份、机动车登记证书309张、各类国家机关印章38枚、机动车行驶证56张、机动车驾驶证17张、道路运输证52张、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4张、组织机构代码证10张、临牌申请材料10份及电脑、打印机等大批制假工具。

  5月中旬,专案组继续循线深挖,分别在上海、浙江、湖南多地将包括主犯陈某在内的11名犯罪嫌疑人一举抓获。

   微信交易利润达数十倍

  2015年1月以来,犯罪嫌疑人陈某利用湖南邵阳、浙江苍南的制假窝点,伪造全国多个省市的机动车临时号牌的底版,根据赵某(上海)需求的品种、数量发货。赵某从陈某处批量购得“假临牌”底版后,再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通过伪造、加盖各地公安机关公章、打印临牌号等手段进行精加工,然后批量出售给下家胡某等人。

  胡某借从事汽车相关业务之便,通过网络途径,获取并打印客户身份、车辆信息,将“假临牌”成品贩卖至汽车销售公司、黄牛以及个人客户手中,从中牟利。至此,形成了制售假冒机动车临时号牌的“一条龙”犯罪产业链。

  据介绍,胡某创建了一个微信群,相关交易均采用微信支付或网银支付等方式结算,再通过快递形式完成交易。伪造的临时行驶车号牌由最初空白版的10-15元逐层加价至客户末端销售版的300-600元,利润高达数十倍。

  松江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陶军锋向记者介绍,该犯罪团伙伪造的临牌主要流向一些综合汽车销售点以及黄牛手中。部分销售商为提高成交率,向购车者承诺能帮其办理临牌,实则办理的为假临牌。

  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