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长征六号"团队:小字辈有实力

01.10.2016  19:11

原标题:上海航天人:小字辈有实力

  “长六”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张卫东(右)与同事讨论工作/受访单位供图

  10、9、8……3、2、1!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随着一声轰鸣巨响,“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对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后续发展,也产生了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而在其背后,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长征六号”团队2500多个日夜苦战。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主要承制单位之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再一次不辱使命、创造历史。

  百炼成钢造就实力派

  “长六”的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张卫东是团队灵魂人物。1982年开始从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先后经历了五型火箭的研制。可即便如此,在2008年7月接到长征六号研制任务时,他心里还是有些没底。“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做‘长六’会很难,但没想到这么难”。张卫东告诉记者。

  “长六”属于新型液体快速发射运载火箭,和现役长征系列有很大差异。一般火箭有15%技术创新就算重大状态变化,而“长六”几乎浑身上下全是新的。放眼全世界,液体火箭的首飞失败率较高。即便是美国这样的航天强国,猎鹰1号也连续3次发射失利……

  张卫东团队对标世界一流,确定了火箭的主要技术方向,一共整理出以12项重大关键技术为代表的90项关键技术攻关方向。整个团队一项一项地开展风险识别和技术攻关,一次一次地进行试验验证,不断推动项目的进展。其中,大温差夹层共底贮箱技术在国际上从未用过,为了实现将零下180℃液氧和20℃的煤油装在同一个箱子里。一年多的时间里,大家前前后后做了22个箱子,进行了上千次的试验,最终攻关了技术难题。就是靠着这种死磕到底的精神,才造就了“长六”的小个头、大能量。

  合练一次成功,首飞一次成功,证明了“长六”团队是真正的“实力派”。

  年轻派有的是热血

  “长六”副主任设计师施金花长相清秀,说话轻声细语。走在街头,或许没有人会想到她的职业和“造火箭”相关。但就是这么一位气质美女,和她的团队主要负责“长六”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研制。

  控制系统是火箭五大系统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简单地说,如果把火箭比作人体,那么控制系统就是人体的“眼睛”和“大脑”,指挥火箭按预定轨道飞行,将卫星送入相应轨道。

  施金花和她的同事们成立团队之初,平均年龄不满30岁,80%以上为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年轻,经验不足,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有着一腔热血和坚持到底的信念。

  回忆起2013年的那次模拟火箭飞行测试中出现的小意外,施金花至今历历在目。设计师桂亮发现决定火箭飞行稳定的重要产品——陀螺,试验数据出现了突跳。这么小的跳变大家都认为是偶然的,但做事一向严谨细致的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周如好认为“小概率事件不等于不可能事件,不能带任何隐患上天。”决定究其根底。

  于是,他带领团队进行排查,每次试验就能收集近2万条通信数据,这些数据均需人工判读和自动判读相结合,比对其正确性。整整两个星期的实验室紧闭,终于排除了这看似偶然的问题,彻底解决了隐患。

  因为这种执着与认真,当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屏幕显示实际弹道与理论弹道几近重合时,周如好的坚持与执着得到了最好的回馈。因为这创下了有史以来入轨精度最高的纪录,真正实现了“太空精准投递”。

  上海航天需要“精气神

  “上海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没点精气神怎么行?”采访中,长征六号副总设计师李程刚说得最多的就是团队中年轻人那些令他深受感动的付出。

  副主任设计师常娟工作中一个顶仨般地拼命。“等‘长六’首发吧”——为着这句话,常娟和爱人把生孩子的计划拖了又拖,延了又延。临近首飞,常娟才去医院做起备孕体检,却被查出恶性肿瘤。

  突如其来的巨变并没有击垮这个“湘妹子”,乐观向上的常娟,一边积极就医,一边以“技术支援”的方式继续参与长六发射场各项首飞准备工作。最后,作为特邀代表,她还是亲临现场见证了那个她为之付出7年多努力的首飞现场。

  “人生需要梦想,成功需要坚持”——这句话,记者在不止一位上海航天人的口中听到。或许,用这个社会世俗的评价标准来判断他们,他们的收入并不高、地位也没有那么尊崇,但是谈起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想起天上群星中,有一颗自己参与设计的“星星”在发光,自己曾经亲手参与将“星星”送上天的过程,这群人的眼神中散发出的那种光芒格外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