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我校召开

27.10.2014  15:55

      10月25日下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我校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广生,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国平,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丛树海,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刘晓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徐永林,上海海关学院副院长干春晖,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政策法规处处长马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政策法规室主任吴蓉以及协同单位领导等16名学术委员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主持。他指出,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一年来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当初所凝练的五大创新任务,组建了五大创新团队,对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今天的会议既要总结过去所取得的成绩,又要制定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改革。他希望,下一个阶段协同创新中心能在机制体制改革、可复制上做出更突出的成绩。

      首先,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心章程中学术委员会相关条款。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宣读了相关条款。通过讨论,学术委员会一致通过。
      之后,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教授代表委员会做了中心年度工作报告,他从协同机制建设、科学研究、 资政启民、人才培养和申报国家2011计划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年度重点工作。接着,他向委员会汇报了下年度工作计划。经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年度工作报告与下年度工作计划》。
      随后,委员们从下阶段应研究的重大学术问题、如何进一步协同、加强项目研究和专著出版、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及《专家建议》撰写和报送、加强人才培养、职能转化、机构建设、加强国际国内合作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最后,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丛树海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协同创新中心汇聚了研究基础、团队、机制、地域等方面的优势,在国内自贸区研究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在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强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协同,加强基础性、前瞻性、理论性、战略性研究,加强数据库建设、仿真模型建设,加强宣传,要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政府决策等方面继续发挥核心智库作用。

      (供稿:陈仁丽  供图:张峰瑞(学)  编审:孔德民  收稿日期:2014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