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城厢的更新 是为明天而设计

26.09.2016  14:03

  原标题:老城厢的更新,是为明天而设计

  

老城厢的更新,要兼顾房子的价值和民生的需求。

   重塑上海老城厢 探索城市更新之路

   老城厢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50面锦旗汇聚不寻常的故事

   上海人气最旺的黑暗料理街 行进在四牌楼路上的改变

   9幢楼、287户全都要搬离 聚奎新村"吊脚楼"拆除记

  ●如果今天,我们要找出上海最原初的城市肌理、地理识别性最强的符号,无疑还是老城厢。

  ●当标本一样保护是不行的,空间被冻结、静止,它就是死物,所以现在更多提倡盘活和再利用,兼顾房子的价值和民生需求。

  ●老城厢的案例可以体现出,我们正在思考什么才是更好的城市,探索什么才是更好的街区生活。

   暗藏了上海最初的城市肌理

  记者:您十几年来一直在研究上海里弄。就您看来,对上海这座城市来说,老城厢的价值是什么?

  李彦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老城厢对上海而言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一讲起上海的近代史,通常都会从上海开埠说起。上海开埠时,老城厢就已经存在,县衙门就设在那里。上海县即为彼时上海的中心地区,四周有城墙。

  当洋人要在上海设立租界时,上海道台认为,把城墙之外的烂泥地给出去,城墙里的这块老城厢地区,运作得好好的,尽量不受干扰才好。但是,随着岁月流逝,老城厢不可避免也受到影响,本来是清末时期的江南民居样式,慢慢受到了兴起的石库门建筑影响与变迁,老城厢里也开始出现石库门了。

  大家都知道,石库门建筑是中西合璧。自外滩从东向西,越是西边的石库门越显得洋气,中式元素较少,老上海人直接称它们为“老洋房”。而老城厢里的石库门建筑由于多肇建于发展的早期,中式元素保留很多,“中西合璧”的特点非常明显。

  时至今日,如果我们要考察开埠时乃至开埠前的上海建筑什么样,那么,最有代表性的,无疑就是老城厢。从建筑类型学来说,它具有独特性。从老城厢中,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城市连续渐变的光谱:江浙民居到了上海以后如何变成城市版本,在租界出现以后,上海如何有了里弄的雏形,有了最早的中西合璧的石库门。

  可以说,一座清末的江南县城,如何一步步受到作为近代城市的上海兴起后的文化杂糅与冲击,一切都在老城厢里留下深刻的印迹。对今天快速发展的上海来说,其历史和文化意义不言而喻。

  记者:老城厢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建筑单体。它是一组群落,连成了一片地区,弄堂阡陌交错,路网密密麻麻,拐弯处风景处处不同,由此构成一种独特的上海城市味道。

  李彦伯:确实,仅仅说建筑单体是有局限性的,多是外观的整修以及内部的重整和美化。对着一个个单体玩花样,没法称之为“城市更新”。今天我们重视城市更新,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乎一群建筑之间的空间和关系。建筑单体与单体之间存在的空间,恰恰是对城市开放的,它们不是小区内部道路,城市的其他空间、城市其他人的生活,都会慢慢渗透到其中,所以,才有了站在城市层面上的探讨。

  曾经,面对这样一片建筑群落,人们熟知的有“风貌保护”或者“适应性再利用”等方式。比如说红坊、M50,都属于“适应性再利用”的范本,它们各有特点,也各有利弊。老城厢里面的建筑群同样如此,它们构成了老城厢特有的巷弄结构。

  记者:具体是指什么结构?

  李彦伯:上海现在很少有河。但是,过去的老上海,与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一书里描写的水乡很像,水网密布,河道阡陌交错。上海过去的城墙是圆弧状的,也与水网有关。沿着水路,上海的道路弯弯曲曲,不会呈现北京、西安那样笔直的线条。这就是江南城市特有的肌理。

  随着发展,上海开始填河、填浜,比如延安路、肇嘉浜路以前都是河浜。尽管河浜变成了路,甚至是主干道,但是它们弯曲的走向还在。所以,根本上还是能看出,上海的空间结构受到水路影响很深。

  老城厢的街道尺度非常小,许多原本就是窄密的河道,河道的尺度决定了老城厢的尺度。人们过去出门需要划船,建筑依河而建。尽管填了河,修了路,但是,留下了空间结构和形态,房子与房子之间的尺度关系,现在看来仍然很有趣。

  从城市形态上说,上海的水网“遗迹”在老城厢弯弯曲曲的小路里还保留着。如果今天,我们要找出上海最原初的城市肌理、地理识别性最强的符号,无疑还是老城厢。

   细节处兼顾居民的生活需求

  记者:时至今日,尽管老城厢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但生活在其中的很多居民们却自有苦衷。比如,有些还要起早贪黑倒马桶。老建筑需要保留,但也要关注生活其中的人。这也是上海所有石库门老房子的难题:如何兼顾文化价值,又能让居民活得有尊严?

  李彦伯:石库门房子原本住起来并不差,起初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住在县衙边上,住在老城厢。后来上海经历几次人口爆发式增长,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石库门不断被“切割”,也就是原本一栋石库门住一户人家,后来住了十几户,包括亭子间在内住了几户甚至十几户人家,共用厨房和厕所,由此才造成居住条件不好了。

  换言之,老房子不宜居,其首要原因是人口密度太高,其次才是硬件和设施陈旧。比如现在,有人愿意租下完整的一栋石库门,整饬一新后,在破烂的弄堂里显得一枝独秀,居住其间可以有滋有味。

  过去,大家一说到有价值的老房子,第一反应是保护,把漂亮房子保下来,不能动它,就连墙壁上那些斑斑驳驳都很美。而居民只能在里面继续住着,改善生活的可能性被限制了。另一种就是拆建,推土机开来,开发商建成高楼大厦,居民们似乎不吃亏,但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此被掩埋。

  回过头来看,今天我们知道,当标本一样保护是不行的,空间被冻结、静止,它就是死物,所以现在更多提倡盘活和再利用,兼顾房子的价值和民生需求。那么,怎么做呢?首先是设法降低人口密度。其次就是改善基础设施,铺建管道、网络,优化老房子片区的空间条件和邻里关系。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再破的房子也可以修好,再脏乱的弄堂都能变得整洁干净,关键还是看管理者有没有下决心去做。

  记者:从这个意义上看,为老城厢居民改善生活设施,并不单单是民生意义上的环境整治,更是为上海的城市更新、老房子的保护和再利用重新挖掘出一种模式?

  李彦伯:是的,我认为模式是最重要的。比如电视节目《梦想改造家》里的老房子,设计师和节目组全力投入,把一间又小又乱又破旧的老房子修好。但是这只是些个例,能够被效仿和推广的价值不大。从城市的层面来看,寻找一种可借鉴、可复制的模式,能够推而广之,造福更多的居民,这样更有意义。

  我近年来在上一门上海里弄空间实录的课程,针对学院内一年级所有学生开的,主要是让这些大一新生,认识一下生活和学习的城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有一次,一位大一学生通过对上海里弄的调研、访谈、测绘后,私下里问我一个问题:作为建筑师,究竟为谁而工作?学生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我感到很欣慰。他们就是未来城市的建设者和规划者,他们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伦理来做事,将在极大程度上改变城市的发展方向。说到底,最后还是价值观的问题。你们觉得老城厢是否有价值,愿不愿意保留它的价值?觉得居民的生活是否有需要,愿不愿意改善他们的生活需求?

   多元治理模式值得借鉴

  记者:那么多年来,您找到一种平衡各方需求的模式了吗?

  李彦伯:首选当然不是拆。尤其近几年,拆的成本很高,而相关产业呈现下行趋势。房价在涨,但是我们行业的感受很明显,生意淡了,活儿少了。此次上海《2040》规划又明确提出,土地零增长,意味着从增量经济到存量经济的转型。简单说,上海盖满了,不能再盖新房子了。那么,资本也需要找到新的模式和出口,他们不会轻易退出这个市场,传统模式又不行,新模式在哪里呢?

  上海近几年已经有许多实践案例,比如“PPP”模式,强调政府、投资方、居民共同合作参与。服务型政府做好一个平台,建立一个好的环境和制度。有投资者如果觉得石库门房子好,可以向居民租,居民拿出房源,而投资者把房子改造得漂亮和宜居。

  还有一种模式就是政府推动,改善民生。但老房子需要修的东西太多,改善卫生间、厨房、管道等等,对政府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投入,而摊薄到每个居民头上,能够引起的变化又是有限的。

  此前,我去上海某个老式小区做访谈。当时这个小区正在进行修缮工程,家家户户重新改造厨房。但有一栋楼上下共6户,公共厨房没有改,我问为什么,原来是一户的老奶奶不同意。这件事积极地看,居民的参与在发挥作用,一家不签字,那就不改了。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探究:为什么政府贴钱老奶奶都不愿意改?

  老奶奶回答我,厨房在一楼,自己老了,楼梯太陡,不愿意经常下楼。第二个原因是,原本的厨房虽然脏乱差,但好歹都是白色瓷砖,什么东西都能看清楚。新方案用的是黑色花岗岩,老房子照明都很差,用黑色就更加看不清了。老奶奶说,“这不是给我们老年人设计的,所以我不赞成。

  这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也不断提醒自己:但凡设计,必须做得细致,讲究细节。今天我们提倡微更新,所谓“”,意思也是指每一处更新,能体现出每一个家庭的特色与个性,照顾到他们的具体需求和各种感受。打个比方说,我认为最后的更新成果最好能像五花八门的田子坊,而不是统一格式的建业里。在这其中,政府扮演的角色是疏通条框和限制,允许开放,建立审核机制、准入门槛,制定一套游戏规则,大家一起来玩,玩出多种花样,这样的“玩法”更符合当前社会的转型,符合今天城市的发展阶段。

  记者:所以,老城厢的“重塑”不是偶然,它可能代表了我们的城市发展阶段,正到了某一种拐点上,而在这个拐点如何选择,决定了城市的未来。

  李彦伯:对,老城厢的案例可以体现出,我们正在思考什么才是更好的城市,探索什么才是更好的街区生活,而不是武断地说,拆或保。

  对于老城厢,我们可以有多元化的选择,有居民的参与,有各种公私合作模式,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而拆和保,都是不可持续的,都不是真正的发展。如何让人们活得有尊严,是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永恒的难题。

  建筑单体内部只是问题的一部分。更难的是公共空间,比如在老城厢这样的历史街区,怎样谋篇布局,怎么让环境舒适宜居,怎么改善邻里交往,接下来的挑战依然很大。

  归根到底,对上海的城市更新来说,我们不是要抒发乡愁式地回头看,而是为城市和市民的明天而设计。

  重塑老城厢惠民生六大工程

  厨卫工程

  ●煤气工程

  中华新村、聚奎新村

  ●卫生工程

  聚奎新村、四新小区、花草弄小区、康家弄小区、东姚小区(含江夏里、中华新村)

  ●水表分装

  平安工程

  ●电子警察

  三牌楼路电子警察

  ●视频监控

  增补道路及小区安装视频监控探头

  ●民防地下工程

  公用报废及单位报废地下空间进行加固利用,消除安全隐患

  便民服务工程

  ●豫园厢邻院

  钥匙修配、小修缝补、医疗保健、电子阅览等

  ●小东门街道邻家屋里厢

  公共卫生间、公共会客厅、公用厨房、洗衣房、理发室、修理间等

  ●小东门街道公共厨卫间

  已启用

  ●标准化菜场

  傅家街65号已准备搬迁至临时菜场

  房屋修缮工程

  ●房屋大修

  房屋大修(花草弄小区、康家弄小区、东姚小区等)

  ●排险解危

  聚奎新村修缮加固

  ●综合修缮

  豫园小区、学院路小区、西姚小区开展综合修缮

  ●道路立面修缮

  学院路、光启路、四牌楼路、东街、复兴东路等道路立面修缮

  管线道路工程

  ●上水道改造

  聚奎街、孙家弄、康家弄、花草弄、

  陆家宅路区域、东街等

  ●下水道改造

  聚奎街、东街

  ●道路整修

  东街、东姚家弄、西姚家弄、学院路

  ●人行道整修学院路、东街、复兴东路、东姚家弄、西姚家弄等

  ●光明工程昼锦路、花草弄、康家弄等

  ●信息线梳理

  ●电力线梳理

  绿化市容工程

  ●环卫工程

  分类固定垃圾箱房、综合设施

  ●景观绿化

  垂直绿化、口袋公园、花箱、行道树等

  ●道路绿化

  复兴东路绿化带

  ●灯光景观

  聚奎街灯光景观

  ●店招店牌

  东街、学院路等道路店招店牌更新

   居民心声

  赵姓居民:通过整治,消除“脏、乱、差”现象,给广大居民群众努力营造干净、整洁、优美的社区环境。

  徐姓居民:东街市场关闭后,道路宽敞了,出行方便了,解除了消防火警的安全隐患,把道路还给百姓,解决了很多年的老大难。

  陈姓居民:东街、四牌楼路拆违,使道路清洁、宽敞,无证小商小贩都被取缔,希望保持成果,我们都自愿参加志愿者活动。

  沈姓居民:拆违后续工作要跟上,路面整平等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

  袁姓居民:西姚“宜居劝导队”每天在拆违后的街道巡逻,巩固整治成果,老百姓非常支持。

  张姓居民:东姚家弄拆除违章建筑整治工程,让住在弄堂里的居民看到了政府整治违章的决心,也约束了沿街商铺的跨门经营行为,给弄堂内居民出行带来了便利,希望政府部门加大力度整治这些占用民居的经营商户,规范经营行为。

  李姓居民:我是东姚家弄被拆除违章建筑的屋主,整治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十分的抵触,但随着拆违工作的进行,沿街的违章建筑一一被拆除,我也服气了。政府部门也帮助我合理改造厨房位置,改善了居住环境,我很满意。

  厉姓居民:原旧货市场还没拆的时候,影响了东街162弄1-3号调换自来水管的工程,现在可以换自来水管了,以后我们东街162弄的居民就能喝到干净的水了。政府为我们居民做了实事,我们非常赞成。

  陈姓居民:政府帮我们居民大修房屋,改善加固住宅环境,原先的木楼梯走起来真是害人,咯吱咯吱的万一不小心摔一跤骨折,我们都是六十几岁的人了,经不起摔。还有每户人家的房门也帮我们重新安装,这次政府大修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