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家找到阻断蚊子传播疟疾的新方法

29.09.2017  13:33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提供(下同)

  当疟原虫对青蒿素也产生了耐药性,当蚊子越来越不忌惮杀虫剂……人类还有什么妙招,能对付致命的疟疾?上海科学家另辟蹊径:把蚊子的肠道细菌改造成抗疟疾的“细菌战士"。首度发现能在按蚊中世代相传的肠道共生细菌,将其“打造”成抗疟药物和活菌疫苗的高效安全运输载体,让按蚊肠道内的疟原虫无处可逃!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四宝研究组由此寻获了从源头阻断疟疾感染人类的新型“重磅武器”,攻克了如何让抗疟基因快速散播至整个蚊群的世界性难题。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 北京时间今天(美国时间9月28日)在线发表这一研究成果。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一半人口面临疟疾风险,每年有2-3亿人感染,年死亡人数近百万,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疟疾主要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东南亚、拉丁美洲以及中东地区。2014年我国报告疟疾病例3078例。近年来我国最致命的恶性疟病例以超过20%的速度增加,其中90%以上病例在境外感染后在国内发病。

  疟疾为非作歹的首要“帮凶”,便是蚊子。疟疾由受疟原虫感染的雌性按蚊通过叮咬传播,其中尤以按蚊为传播媒介的疟疾最为严重,发病率和致死率始终居高不下。全球共有400多种按蚊,其中约有100种是疟疾的适宜传播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