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以三个“切入点”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

24.03.2017  22:05
      上海理工大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卓越工程教育、校本文化教育、教育国际化为切入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为切入点 建设思政教育“大课堂”

一是推进学科德育,建设师生共同体。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贯穿工程伦理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创新、协作的优秀品质。建设学习坊、创新坊、创业坊等人才培养平台,探索建立“五位一体”的学士导师制,让专业教师从学生入学起就承担“立德、导学、创新、就业、升学”的指导任务,从学业、思想到生涯规划,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个性化、精细化指导。编写《上海理工大学工程教育百年》《沪江化学史略》等校本教材,将学科发展史、科学家轶事、科技美学、科学伦理等内容以专业课导论形式讲述。二是引入企业导师,培育工程师精神。学校与上海电气集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与原机械工业部在沪八家科研院所共建“机械工业上海研究生院”,与上海智能制造创新联盟发起组建“智能制造工程师学院”,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通过企业导师言传身教、工程实践,让学生深刻感悟工程文化,培育工程师精神。三是开展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人文教育。学校成立音乐系,致力于将科技与艺术结合,提高理工科学子的人文素养。学校先后三次组织学生打造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之作,登上央视《五月的鲜花》舞台,反响良好。

以校本文化教育为切入点 开发思政教育“活教材”

一是以校训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学校挖掘“信义勤爱,思学志远”八字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的意蕴,在《光明日报》“校训的故事”专栏刊文,并与光明日报社、上海市教卫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联合举办“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讨会,掀起了全国高校以校训为载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热潮。在校内开展校训校风大家谈、上理精神大讨论、知名校友谈“校训与人生”等活动,结合入学季、毕业季、节庆日、纪念日等,将校训的宣传教育贯穿于入学第一课、大学最后一课、公民品德课。二是艺术呈现校史,开展隐性德育。摄制播出纪录片《江畔风华时》,探寻校园优秀历史建筑背后的知名校史人物典故,讲述大楼与大师的故事,并在上海教育电视台公开播出。依托上海市教委“校园原创大师剧”专项支持,以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为原型,依托专业力量与学生社团,打造精品话剧《刘湛恩》,展示这位抗战期间唯一遇难的大学校长的教育思想与爱国情怀。

以教育国际化为切入点 开辟思政教育“新途径”

一是在中外合作教育中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树立文化自信。学校拥有中德国际学院和中英国际学院两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定期从中外学生中选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大使”,开设“琴棋书画、礼乐茶食、文武商法”传统文化实践体验坊、“复兴雅韵”名家讲坛、“文化之夜”讲座等,与街道共建传统文化教学实践基地,成立国际学生志愿服务队,开展“洋雷锋”公益活动,让学生在文化体验与传播中树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二是通过推进工程专业国际认证,进一步强化工程伦理道德培养。学校全面推进专业国际认证,在全球首个以纯本土建设专业通过了德国ASIIN认证,目前全校已有超过1/3的专业已经进入或通过了国际认证。借鉴国际工程人才培养标准,学校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工程伦理道德培养的理念和实践体系,持续改进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力求使中国工程人才在国际舞台上不但能代表“中国制造”的技术能力,同时也能代表“中国制造”的精神面貌。三是借助教育国际化的全覆盖体系,在多元文化交流中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学校建有“沪江国际文化园”,设立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北欧、澳大利亚、日本等7大文化交流中心,多元文化交流活动覆盖全校80%以上的学生。通过“一带一路”论坛、海外名师讲座、国际政要和知名企业家访谈、留学生文化节、多元文化沙龙、国际问题研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多元文化碰撞中,更充分地了解中国在世界多极发展中如何彰显大国责任,更清晰地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