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治报]交大无人机证实:雾霾“帮凶”逆温层

23.12.2015  16:03

入冬以来,全国多个城市遭遇“”伏。雾霾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上海交大船建学院彭仲仁教授团队用一架无人机就解答了这一长期困扰社会的难题。记者昨天从该团队获悉,通过在长三角地区进行空中大气污染长期跟踪监测实验,发现路两侧300米至500米之内PM2.5的浓度较高,在外跑步还是应当离马路稍远一些。  

目前,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主要集中在地面,高空污染监测比较少,这种平面监测让我们很难清楚地掌握雾霾的生消和扩散规律”,上海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彭仲仁团队从2011年起在长三角地区使用无人机搭载便携式检测设备,进行了大量的大气污染跟踪监测实验,数据显示,逆温层正是雾霾“帮凶”。  

通过在闵行区东川路-沧源路交叉口进行监测,该团队进一步发现,该交叉路口110米左右范围内污染物最多,对于执行交警而言影响颇大。“普遍来看,道路两侧300米至500米之内是受汽车尾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PM2.5的浓度较高,而且离道路越近浓度越高”,彭仲仁告诉记者,但在上海,PM2.5的浓度不只是受距离远近的影响,其他如风速、风向等背景浓度非常高。  

同时,在对高架路等立体道路周边交通污染物的三维分布与变化作了监测和分析后,该团队还发现,PM2.5的浓度随着高度的变化呈现一定的垂直分布规律。据悉,目前,长三角各城市的雾霾成因数据正在收集之中,这些研究将为污染物集中路段的附近居民和建筑布局提供科学参考。    

来源:《上海法治报》 2015.12.23 第A04 法治综合    

原文: 交大无人机证实:雾霾“帮凶”逆温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