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枫泾:“小镇更新”拉开序幕

30.05.2016  10:37

  

上海金山枫泾新义村中西合璧的墙绘景观由法国画家柒先生与书法家合作而成。 金颂军 摄

   最近,在上海金山的枫泾镇,一场名叫“小镇更新”的试验悄然拉开序幕。近期和不久的将来,该镇要实施四大类30个“小镇更新”项目,总投资上百亿元。

  “几年前规划特色镇,去年喊出科创小镇,都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枫泾在‘小镇更新’路上的苦苦探索。”枫泾镇党委书记张斌表示,古镇也要生动地活在当下,在大都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城乡居民的生活更美好,所以,必须走出一条“小镇更新”之路。

  笔者:您所说的“小镇更新”,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张斌:我们的小镇更新,是基于城市更新的概念提出的,是让小镇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而作出的有必要、有计划的改建活动。枫泾古镇不仅承载了1500年的历史和文化,也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与乡愁,更要承担起小镇人幸福的生活。这样的使命和愿景,是我们小镇更新的目的所在。

  这当中既包括对小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实体的改造改善,也包括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的优化美化,希望达到“提升小镇功能、激发小镇活力、改善小镇环境、增强小镇魅力”的目标。

  笔者:对于枫泾古镇来说,“小镇更新”与“古镇的保护和开发”有什么区别呢?

  张斌:二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小镇更新更多是从“”的需求出发的,希望能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而古镇的保护和开发,是围绕“”来开展的,更多关注的是古镇上的各种历史文化遗迹。当然,二者的实施内容还是有许多相近之处。

  笔者:那么,到底为了谁而更新?本地居民还是游客?

  张斌:我认为,让小镇里栖居的人生活更美好,这是第一位的。现在,枫泾古镇里还居住着2万原住居民,他们承载了古镇的记忆,也是古镇的生机所在。2014年,古镇里三线入地,结束了居民拎着马桶走、每天点煤球炉的生活,人们生活方便、舒适了许多。本地居民开心了,古镇的风景才会更美。

  在保留原住居民的同时,枫泾镇还要吸引人们前来观光、度假、创业、生活。因此,还需要在生态、文化、艺术、产业环境上进一步“更新”。

  笔者:枫泾镇为什么要开展“小镇更新”?

  张斌:枫泾古镇1500年的历史,事实上就是不断更新的历史。小镇不更新,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当然,更新绝不是大拆大建,更不是去割断文脉。现在,我们要做的:首先,作为一个古镇,枫泾基础设施已经十分薄弱,难以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必须改造提升。其次,枫泾必须找到新的产业,并盘活存量资产。存量资产不被开发,是负担;被开发利用了,就是资源。小镇更新的作用就是要把负担变成资源。第三,小镇更新,要重视功能建设。有了功能,才有产业集聚;有了产业,才有人气;有了人气,才有城镇建设。无“”则“”空,通过大都市的功能转移和分工,实现小镇与大城效益最大化。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目前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这一环节相对薄弱,成为城镇化体系中的短板。但“”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承担着“”与“”之间的节点功能,既可以承接市中心人口的下移,以减轻大城市扩张过程中产生的“城市病”,又可以吸纳农村人口的上移,以防止农村的“空心化”。其实,农村人口更愿住小镇,不太愿意住市区或新城,感觉住那里就是背井离乡了,住到小镇上离“乡愁”并不远。所以,枫泾的小镇更新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笔者:枫泾将如何实施“小镇更新”?

  张斌:首先,肯定要让民众参与进来,让他们提需求、提建议,发挥主体作用,否则政府部门就是瞎起劲,老百姓冷眼旁观,这是搞不好的。

  从实施路径上来看,我们将主要朝着三个方向努力,一是建设“人文小镇”,着力于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延续历史的文脉;二是建设“生态小镇”,在古镇里和周边乡村营造更好的生态,发挥市郊小镇的优势,打造宜居的环境;三是建设“创新小镇”,吸引人们前来创新创业,吸纳相关的产业逐步集聚过来,找到新的产业支撑。这三块同属“小镇更新”范畴,但使命各不一样。

  这三个更新方向,也体现在枫泾即将推进的30个项目中。比如原有景点提升、文化主题馆的修缮扩建等,主要为了更好地建设人文小镇;一些基础设施类项目,则有利于打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比如城中村的改造、污水处理厂的扩建等;而创客一村、二村等众创空间打造,以及长三角路演中心建设,则可以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上海,既有繁华大城,也有美丽小镇。未来,枫泾小镇不仅是一座人文古镇,可供人们细细品味历史文化,它还是一座生态小镇、创业小镇,吸引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前来居住、工作、生活!

        文/黄勇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