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机所"掌舵人":合成创造价值 "合成"人才梯队闯关

14.08.2017  08:14

丁奎岭院士(右一)正在做实验

  东方网记者解敏8月14日报道:15岁考上大学,24岁博士毕业,29岁成为当时河南省最年轻的正教授,43岁担任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47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一般顶着院士头衔的科学家相比,丁奎岭显得特别年轻。作为一位有机化学家,丁奎岭常说,合成化学是创造新物质的重要手段,如何通过合成创造价值、用分子影响和改变世界是合成化学家的重要使命,也是一名化学家必须肩负的社会责任。

   咬定青山不放松 别人放弃我坚持

  1998年,丁奎岭宁愿放弃郑州大学正教授的待遇,担任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提供的副研究员职位。尽管岗位、住房等个人待遇都不及以前,但是他还是满怀热情地接受了,因为这里是他心目中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最高殿堂,他相信这里能帮助他更好地实现科技梦想。来到上海有机所以后,他聚焦手性催化领域的研究。

  “手性”一词指一个物体与其镜像不能重合,就好像我们的双手,左手与互成镜像的右手尽管很像,却不能完全重合。手性化合物具有两个对映异构体。对于手性药物,一个异构体可能是有效的,而另一个异构体可能是无效甚至是有害的。手性制药就是利用手性化合物的这种性质,开发出药效高、副作用小药物的制备方法。在临床治疗方面,服用对映体纯的手性药物不仅可以排除由于无效对映体所引起的毒副作用,还能减少药剂量以及人体对无效对映体的代谢负担;对药物动力学及剂量有更好的控制,提高药物的专一性,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

  当20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3位研究“手性催化”的科学家时,“手性催化”领域的热度达到了顶峰。然而随后几年,这个领域却渐渐冷了下来,有不少同行因此改变了研究方向。但在丁奎岭看来,这一领域存在的挑战远远超过已经解决的问题,因此他选择了坚持。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丁奎岭带领的研究团队针对手性催化剂负载化中存在的难题,突破传统思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手性催化剂的“自负载”概念,实现了多个非均相不对称催化反应的高选择性、高活性以及简单回收和再利用,对手性催化、超分子化学和材料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他的基于双金属协同催化理念发展的手性催化剂技术,助力企业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生产工艺更加绿色和环保,目前已经达到千吨生产规模,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合成化学”为化学“正名

  著名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戴立信是丁奎岭的前辈,当年他们曾经在一个楼面的两间距离最近的办公室里工作。如今,看着这位晚辈,戴院士满是赞许。他说,丁奎岭最难能可贵的是即使繁忙的行政事务占据其工作的大部分时间,却依然没有离开科研第一线。

  丁奎岭密切关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化学利用这一全球热点问题,利用多年来在手性催化氢化方面积累的研究基础,采用新型的金属有机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将二氧化碳作为碳资源,化学转化制备碳酸乙烯酯、甲醇、乙二醇等常用化工原料,为二氧化碳的化学利用等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是实现“绿色化学”的很好案例。他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化学“正名”——化学不仅可以是绿色的,而且其研究成果能惠及我们每一个人,并为未来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丁奎岭说,在重视高影响力论文产出的同时,应更加关注成果的应用转化。如果我们的研究工作不与国家和社会需求结合,将缺乏驱动力,很难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上海有机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催化剂技术、大品种抗生素菌种的基因改造技术及绿色新农药创制等方面的科技成果转化均取得重大突破。在基础研究方面,英国《自然》杂志发布的2016全球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显示,上海有机所连续四年位列中科院所属研究所第二名。

   合成”人才梯队不断闯关攀高峰

  丁奎岭常说“现在的年轻科学家有思想,有活力,也比我们那时候的基础好得多”。作为研究所的掌舵人,丁奎岭深知人才梯队对做科研的重要性,他坚持高标准但不唯“标准”。在人才引进时却常常会碰到硬标准与现实的差距。对在国外年限不能完全满足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规定而无法申报院“百人计划”的优秀青年人才,他与班子成员统一思想,使用自有资金以“所聘百人计划”的形式进行支持,所有的启动经费、待遇等与院“百人计划”完全相同。

  在上海有机所,青年才俊引进到位前总是“粮草先行”,人还没来工作,科研设施、经费以及学生都先备齐了。若人才计划经费还没到位,研究所就用自有资金先行“垫支”,支持青年人才尽快把房子买好,在房价曾经快速上涨的上海,这一点特别给力。丁奎岭深有体会地说:“只有让年轻人才尽快安居,才能乐业,才能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在丁奎岭和他的班子带领下,一大批优秀的青年俊才在上海有机所这块培养有机化学家的沃土上生根、开花,结出了丰硕的科技创新之果。在“人才强所”的理念指导下,凝聚了一大批科技精英和青年才俊:中科院院士8名,顶尖千人1名、青年“千人计划”23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7名。他们,承载了上海有机所的希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