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曾有近百座天桥,你可曾走过?

12.05.2016  13:14

近年来,上海陆陆续续拆除了一些人行天桥。专家估计,上海先后有过近百座天桥,被拆除的天桥不超过10%。近百座天桥穿越上海,当初为何建设?如今上海拆除部分天桥,是由于什么原因?承载着人们记忆的天桥是否会退出历史舞台?



延安路华山路口过街天桥的拆掉,最近有了些变化:有消息说,相关部门正在考虑调整14号线静安寺站施工方案,延安路华山路口过街天桥的最终去留要视调整方案来定。

近年来,上海陆陆续续拆除了一些人行天桥,如南京路西藏路天桥、四平路大连路天桥、武宁路东新路天桥、西藏路延安路天桥、提篮桥立交桥、南京西路石门路立交桥、海宁路四川北路天桥等。由于不同的天桥,建设方和管理方也不同,上海最多时到底有多少座天桥,现在几乎没有人说得清。研究专家估计,上海先后有过近百座天桥,被拆除的天桥不超过10%。

近百座天桥穿越上海,当初为何建设?如今上海拆除部分天桥,又是由于什么原因?承载着人们记忆的天桥是否会退出历史舞台?


上海曾有过近百座天桥


上海天桥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现人车分流、缓解交通拥堵。”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生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与解放初期相比,上海机动车辆增长了10倍,非机动车辆增长了16倍,而城市道路面积仅增长1.5倍。人多、车多、路少的矛盾,非常突出。人与车辆混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混合式交通,又造成了上海市内交通事故多、秩序差、噪声大、车速低的交通现状。


为解决市内交通各路口的混行局面,从1982年起,上海开始大量建造人行天桥。1982年7月1日竣工的外滩延安东路天桥,是上海建造的首座人行天桥。据报道,实行人车分流后很长一段时间,外滩延安东路天桥附近一带路口基本上没有交通阻塞的情况发生,三年内交通事故率降低了82%。
上世纪80年代是上海天桥建设的高峰期。上海在四平路、天目路、南京路、西藏路等主要路口建设的天桥,都是集中在那个时期。30多年间,上海先后建造过的天桥将近百座。”张生说。
为何有些天桥会被拆除

其实,天桥从诞生、发展到拆除,都是为了城市发展的需要。”张生告诉记者。

大部分天桥设计建设都比较早,后来随着城市规划的推进,一些天桥无法适应周边环境建设的发展需要,甚至阻挡了行人的道路视线、减少了城市空间、破坏了周边景观,就不得不拆除。”如,海宁路四川北路天桥在2008年被拆除,就是因为四川北路商圈内多个沿街大型商业体崛起后,行人在这些商业体中穿行时,天桥对行人的视线与行走造成阻隔。


上海的人行天桥近年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由于城市用地的限制,上海的人行天桥很少坡道,基本上采用楼梯式,行人需要步行上下,不是很方便。尽管上海在全国首创了将自动扶梯引入天桥,但并不是所有的天桥都具备安装电梯的条件。

发达国家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人行天桥,经历了一个建设高峰期,后来又修建了大量地下通道来取代天桥的功能。地下通道台阶较人行天桥台阶少,进出容易,受天气影响也少。而近年随着上海轨道交通建设的大力度推进,不少轨交站点正是建设在交通繁忙的路口附近。“轨道交通的出入口本身是可以辅助成为过街通道,取代人行天桥的功能。”像南京路西藏中路天桥、四平路大连路天桥、南京西路石门路立交桥等的拆除都属于此类原因。

天桥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不过,天桥并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天桥是非常重要的城市交通设施。现在在上海的一些路口,不少天桥还是在发挥着很好的功能,它们会继续保留下去。”张生说。
来自上海天桥主要管理方——上海市路政局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上海市路政局管理下的上海天桥仍有80座。由于部分天桥管理主体为其他部门,所以,上海天桥的实际数量肯定大于这个数字。
而随着城市建设理念的发展,人行天桥的建设形态在发生变化,天桥的城市功能被赋予更多含义。
如,近年建造的“空中连廊”,让天桥来连接商圈,促进商业发展,提升地块价值,就是一种延伸了功能的天桥。“陆家嘴C形天桥,就是上海最大的空中连廊,直径达117.5米,在上海世博会前竣工。既连接了周边商业体,也起到了分流行人的作用,而这座天桥本身也很有设计感,也是陆家嘴一带的一个地标。”按照有关规划,未来上海将有更多商圈建设“空中连廊”,包括新江湾城、徐家汇、曹家渡、静安寺、中山公园、新虹桥等。

(来源:上海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