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闻网]钱学森留美岁月部分藏品首次公开[图]

16.10.2015  16:51

10月16日上午,时值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同志归国60周年之际,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公开了部分最新征集到的珍贵藏品原件,回顾钱学森的那段留美岁月,讲述他归国前在美国学习、科研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走进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内心世界。首次公开亮相的藏品包括九本迄今发现最早的钱学森在美期间制作的剪报,一封陈叔通告知钱学森可以回国的电报,钱学森在美期间使用的银行存折,钱学森的美国永久居留证等。据悉,这些藏品不日将与市民见面。 

钱学森留美期间制作的英文剪报 

1955年9月7日陈叔通告知钱学森可以回国的电报 

钱学森的银行存折 

钱学森的美国永久居留证 

国立清华大学二十三年度录取留美公费生专修各学门指导员一览 

钱学森的中华民国护照 

钱学森赴美留学赠言册 

美国国防部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表彰钱学森的信件 

麻省理工学院通知钱学森增加年薪的信件 

钱学森和蒋英结婚的鸳鸯谱 

钱学森与蒋英以及女儿的照片一组 

1955年9月21日外交部以钱均夫名义发给钱学森的电报 

钱学森留美期间制作的英文剪报

钱学森在学术生涯中非常重视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其重要的做法之一就是制作剪报。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收藏保管的藏品中,发现最早的剪报是钱学森在美国期间制作的英文剪报,共计九册。这九册剪报的主题却是原子能,而非钱学森的专业空气动力学,反应出钱学森对于科学前沿的把握能力。    

二战末期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的实际运用,无人不惊叹于原子能释放出来的强大能量。钱学森的九册剪报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制作的,主要剪自《纽约时报》《科学》《时代》等,时间从1945年一直持续到1950年前后。从剪报内容来看,钱学森关注的主要是原子能的利用问题,并且长期注意美国、苏联、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在原子能方面的研究动向。而钱学森本人也于1946年在《航空科学学报》上发表论文《原子能》,这也为1966年钱学森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在原子弹和导弹“两弹结合”试验中发挥重要作用,埋下了伏笔。    

1955年9月7日陈叔通告知钱学森可以回国的电报

1955年9月7日,陈叔通给钱学森发了一封电报,通知钱学森现在可以随时离开美国,回到新中国;同时,还希望钱学森告诉他回国的时间。钱学森在回国途中给陈叔通回电称,将在10月8日抵达香港。陈叔通之所以要给钱学森发电报,是希望可以掌握钱学森回国的详细信息,以便中国政府做好迎接计划。    

钱学森的银行存折

1947年钱学森晋升为麻省理工学院正教授,年薪为9000美元。钱学森每月都会将工资中的一部分,按时寄给在上海的父亲钱均夫作为生活费。此外,他也经常购买鱼肝油、西洋参等营养品寄给父亲。另一部分工资则作为自己家庭的生活开销以及用于购买图书、期刊和资料等。因此,钱学森在美国并没有留下多少存款。1955年9月16日钱学森离开美国的前一天,到银行取出的存款仅为1007.64美元。    

钱学森的美国永久居留证

1947年4月21日,钱学森获得了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颁发的永久居留证,编号为4656868。    

国立清华大学二十三年度录取留美公费生专修各学门指导员一览

钱学森考取留美公费生后,根据清华大学安排,先后在杭州、南昌、南京以及上海等地进行专业实习。清华大学为他安排了四位实习指导教师:王士倬(国立清华大学)、钱莘觉(南昌航空委员会)、王守競(南昌航空委员会)、王助(杭州飞机制造厂)。钱学森后来回忆:“1934年夏我报考清华公费留美,改行了,要学航空工程。录取后,在国内杭州笕桥及南昌的飞机工厂见习了几个月,算是入门。”    

王士倬(1905—1991),无锡人。1928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毕业后在该校学习工程管理。回国后,任国立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组教授,1934年至1935年在北京和南昌主持设计、建造了中国最早的两座航空风洞,后任航空委员会军政厅编译处副处长、贵州大定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厂长、民国政府航空工业局副局长等。    

钱莘觉(1901—1988),又名钱昌祚,江苏常熟人。1917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后考入清华学校,1919年由清华学校选派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就读,1922年转入航空工程系,1924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后在浙江工业专门学校、清华大学任教。此后先后担任中央航空学校教育长、校长、航空委员会技术厅副厅长、南川第二飞机制造厂厂长等。    

王守競(1904—1984),江苏苏州人。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同年赴美留学,1926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28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威斯康星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29年秋回国,先后任浙江大学物理系主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1933年投身于国防事业,主持光学工业。1949年赴美常居,在美国国防部与麻省理工学院合办的林肯实验室工作。    

王助(1893—1965),字禹朋,河北南宫人。1909年毕业于烟台海军水师学校,后考入英国阿姆斯特朗海军大学,旋入德兰姆大学学习机械工程。1915年毕业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航空工程,并于翌年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917年任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第一任总工程师,年底回国先后担任海军部福建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副处长、上海海军制造飞机处处长、中国航空公司总工程师、中央杭州笕桥飞机制造公司监理、成都航空研究所副所长等。    

钱学森的中华民国护照

1935年7月,钱学森前往北平、天津办理出国手续。在北平期间,钱学森到宣武门内的大陆照相馆拍免冠证件照,除办理出国护照之外,剩余的证件照由钱学森自己保管着。7月15日,天津市公安局为钱学森出国留学签发护照,护照编号为第1008号。钱学森的护照一直使用到1955年回国前,记载了他到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瑞士等国家的出入境记录,弥足珍贵。    

钱学森赴美留学赠言册

1935年7月,钱学森在北京、天津办理出国手续,随后又回到上海准备出国事宜,整装待发。在北京、天津和上海期间,钱学森与同学、亲友道别时,他们纷纷在赠言册上寄语。上图留言册中的骑摩托车者为钱学森表哥章镜秋。他爱好摄影,曾在1930年代的《红玫瑰》《游戏世界》等杂志发表过不少摄影作品。这些饱含深情的赠言流露出同学、亲友对钱学森的殷切期望,钱学森也将这个赠言册视为精神寄托和奋斗目标,一直妥善保管。    

美国国防部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表彰钱学森的信件

1946年2月13日,美国国防部陆军航空兵司令亨利·哈利·阿诺德致函钱学森,表彰他在德国考察期间为撰写调查报告所作出的贡献。他在表彰信最后写道:“您的报告对陆军航空兵未来的研究项目规划提供巨大的帮助。”    

亨利﹒哈利﹒阿诺德(1886—1950),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空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力量,包括15个航空队,共计250万人,约7万架飞机,被称为“美国现代空军之父”。1911年在俄亥俄州的代顿向莱特兄弟学习飞行,是美国陆军的首批飞行员之一。1925年至1926年在陆军工程学院学习,潜心研究航空技术和航空战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历任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陆军副参谋长等职,并且曾经在中国成都组织陆军第20航空队前往马里亚纳群岛中转,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空袭。1945年8月,对日本执行原子弹投送任务的就是阿诺德的陆军航空兵。    

麻省理工学院通知钱学森增加年薪的信件

1947年3月,钱学森晋升为麻省理工学院正教授,时年36岁。1948年8月24日,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办公室副主任致函通知钱学森,从1948年7月起,年薪增加到9000美元每年。    

钱学森和蒋英结婚的鸳鸯谱

1947年9月17日,钱学森与蒋英在上海沙逊大厦(今和平饭店)举行婚礼。钱学森父亲钱均夫请孙智敏主书鸳鸯谱,两侧还有民国著名画家陈汉第和陈吴善荫夫妇的配图:夏清图和彩凤霞冠。    

孙智敏(1881—?),字厪才,号知足居,浙江杭州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入翰林。曾经担任浙江高等学堂及两级师范学堂监督,擅长楷书。孙智敏是钱均夫的挚友,同时也是钱学森儿时的书法启蒙老师。    

陈汉第(1874—1949),字仲恕,号伏庐,浙江杭州人。辛亥革命后历任总统府秘书、国务院秘书长、清史馆编纂以及杭州求是书院的监督。晚年寓居上海,专攻书画,尤擅画竹。钱均夫在求是书院读书时,陈汉第是他的老师。陈吴善荫是陈汉第的妻子,也是民国时期海派女书画家代表。    

钱学森与蒋英以及女儿的照片一组

钱学森从大学时代起,就特别爱好摄影。留美期间,钱学森也经常为同学拍照,偶尔也会自拍。据钱学森好友范绪箕回忆:“在加州理工学院读书期间,我们一起去公园时他帮我们拍照,回来在房子里自己冲洗照片。”婚后,钱学森就成为家庭摄影师,经常抓拍家庭生活、旅行中点滴,捕捉生活中的乐趣,为生活增添色彩。    

1955年9月21日外交部以钱均夫名义发给钱学森的电报

当“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航行于太平洋时,钱学森收到一封由父亲钱均夫发来的电报。电报告诉钱学森一路要小心保重,沿途勿登岸,政府将派人在边境车站接钱学森。钱学森和蒋英夫妇看到父亲的电报后,特别开心。但是当他们回国后问父亲时,却得知父亲并未发过电报。后来他们才知道,原来这封电报是外交部以钱均夫名义发出的,此举是为了保护钱学森,不给他引来麻烦。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5.10.16  

原文: 钱学森留美岁月部分藏品首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