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技交所:打通技术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

16.04.2015  17:22


  近日,在上海技术交易所的积极撮合下,一项相变蓄能太阳能干燥系统项目成功与云南省普洱市两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10吨食用菌高密度相变蓄能太阳能烘烤、干燥系统开发和高密度相变蓄能太阳能普洱茶干燥、蒸汽加湿系统”开发项目将落户普洱。据悉,这项利用太阳能烤房烘烤茶叶、咖啡豆、烟叶的成果,能够使能耗降低34%以上。

  让技术成果与企业需求完美“链接”,以需求为导向实施技术转移,吸引全球资源为创新服务,上海技术交易所走出了一条创新驿站的新兴模式之路。

  创新要素高效流动

  研发力量、社会资金、知识产权服务等各种资源,在上海技术交易所的组织协调下,有效配置到有技术创新需求的企业,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热敏陶瓷有限公司需要开发新型无铅PTC,上海技交所为其牵线与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合作开发。某公司要通过技术入股吸引外国专家,上海技交所组织评估机构提供服务。做新型光盘的公司要吸引大量资金使新技术产品投产,上海技交所帮助吸引投融资机构为其注资……

  尽管各种创新平台并不少,但许多中小企业仍反映缺信息、缺资源、缺服务。究其原因,“三缺”的背后是对专业服务机构及个性化服务的渴求。为此,上海技术交易所本着面向社会、来源社会、服务社会的方针,与上海市66所高校、253家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65个专业技术能力点,同时与50多家科技评估、知识产权、金融投资等领域的专业服务机构结成合作伙伴,从而做到“有需必应、有求能解”。

  上海是科技资源汇集之地,各种创新资源丰厚,但是如何吸引和用好创新资源需要技术转移机构来搭台“唱戏”。2007年上海技术交易所学习借鉴欧盟创新驿站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上海创新驿站建设工作,与青浦区科委合作,试点建立了第一个上海创新驿站分支机构,通过改造的“舶来品”在上海生根发芽。7年来,上海创新驿站的网络成员机构走访了10000多个企业,挖掘创新需求15000多项,促成了8000个创新需求对接。

  “从受理需求,到成功对接签订三方协议,再进行后续追踪,创新驿站不落下每一个环节。”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夏东平对记者表示,“做好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红娘’,从牵线搭桥,到成功结合,全程进行护航。

  从“渔翁垂钓”到“主动出击”,“沪版”创新驿站,通过线上线下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为缩小企业和科学家之间的鸿沟架起了沟通协调的桥梁。夏东平介绍说,在线上,虚拟的互联网将企业的技术需求、研究机构现有的技术资源等信息“一网打尽”。研究机构可以通过网络迅速获知当下企业的技术需求,从而能对症下药,促进自身科技成果能得以利用并产出效益。在线下实际的工作网中,创新驿站通过频繁的“线下跑到”,将技术直通车一路送达企业门口,从简单的点对点服务发展至门诊特诊接续式、集群攻关组合式、全程指导顾问式、配电盘集散式多层次服务,创新驿站形成了一整套紧贴企业的工作体系,不但实现了“走出去”,更是快马加鞭“跑起来”。

  全球资源配置推市场融合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使知识、技术的流动、转移更加快速便捷。多年前,上海技术交易所就着手建立与欧美发达国家合作的技术转移渠道,先后与意大利、英国、芬兰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39个科研和中介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2012年技交所与欧盟竞争力与创新执行署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加入EEN,设立了“欧洲企业网中国华东中心(EENEC)”,此举使技交所能直接与该网络中的40多个欧洲国家,以及美国、俄罗斯等23个非欧洲国家的570多个专业分支机构进行信息沟通,分享资源,开展合作。

  在这些国际合作伙伴中既有政府公益性平台,也有商业化中介机构;既有科研机构和大学,也有跨国公司;既有综合性服务机构,也有专业性公司。在服务模式上,有的通过公共服务网络合作开展技术转移,有的通过专业网络支持技术转移,还有的通过技术专家团队支持技术转移。

  在这个覆盖全球的科技创新大平台上,上海技术交易所围绕上海和长三角地区,企业发展创新需求,积极开展“引进来”工作,近三年来先后与丹麦、英国、荷兰、瑞典等国技术转移机构合作举办了生物医药、物联网、绿色低碳、现代农业等20多场专业化技术转移洽谈会。

  会前筛选、目标预对接,居间协调、立体服务、后续跟踪、深度服务,技交所的“一条龙”服务工作促成了近30项先进技术落地上海和长三角。其中,技交所积极促成中英合作研发项目,使上海一研究所中试基地与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材料系的高密度储能材料技术开展深度合作;成功“撮合”韩国MKPRECISION(株)公司和上海一半导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气体流量控制器技术服务合同,完成技术与企业需求的跨国对接;帮助重庆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丹麦AEM公司对接,共同开发出从农业废弃物中生产沼气的技术和设备。如今,不单是有形的“创新驿站”,更有无形的“创新驿站”,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发挥品牌效应。2013年9月科技部国际司和科技部火炬中心给上海技术交易所颁发了“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之“上海联合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认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