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引入水果拍卖或降低售价 有望改变传统交易模式

01.11.2014  01:37

日前,“国际水果与国产水果拍卖会”在上海西郊国际试拍,这是农产品拍卖项目在中国的首秀。

因为能减少流通环节、减少农产品浪费,农产品拍卖在国际上已流行50余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农产品因为信息不对称而浪费掉。

不过,在这次上海首拍上,暴露出流程不畅、成交价优势不明显等问题。

拍卖价从高往低拍

上百名卖家和买家参加了23日的首拍。当天,旺园草鸡合作社的董事长陈印权将拍卖卡插入桌子中间的卡槽,戴上耳麦,按照拍卖师的提示一步步操作起来。拍卖厅前方的大屏幕上,显示当前拍卖的是美国红提,开拍价24元/公斤。

这是最高价,电子屏自动逐步往下调,调到竞拍者的心理价时,竞拍人就可以按下桌上的按钮,表示投拍。然后直接对着耳麦报自己要几箱,拍卖师就直接将已卖箱数和剩余箱数都反映在电子屏幕上。”现场总指挥肖堃说,这样能保证所有的交易信息都是公开公正的。

首场试拍共成交品种数10个,成交笔数24笔,成交总金额141425元。不过,这次试拍也暴露不少短板,比如每个产品开拍前没有介绍、进场没有限制、操作不流畅等。

上海农海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珍明就认为:“最后成交的价钱并不低,没太大优势。

花了近30年引进项目

为了在中国引进农产品拍卖,用了近30年。”新加坡人陈学湘说。

陈学湘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水果生产第一大国,但损耗也很惊人,水果滞销更是长期困扰水果行业和农业的大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农产品因为信息不对称而浪费掉。

陈学湘说,目前中国内地水果的主要流通模式,是从一级批发市场到二级、三级批发市场,最后才到零售市场,每个环节普遍加价约10%。而拍卖行能直接减少流通环节,经销商进货价便宜了,零售价自然会降。

农产品拍卖行的潜力很大。毕竟以前那种相对落后的交易模式正在改变。”农业高级顾问康新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