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埠前几年只有八个菜 开埠后风气转为奢靡

21.02.2015  10:16

  清末民初的上海年俗到现今,很多流传了下来,也有些消失了。流传下来的,形式有所变异,但内含的核心稳固。

  对于年俗,清末民初的上海竹枝词均有记载。其中道光年间张春华和光绪年间秦荣光的描绘最为翔实。

  春节年夜饭,吃占的比重大。上海开埠前几年,节俭,只有八个菜。张春华:“春盘八簋启家厨”。好客,凡“戚里及所亲来,必饭”,叫“吃年酒”。开埠后,风气转为奢靡,但只限于一小部分人。我们小时候年夜饭的菜,基本凭票供应,有鱼肉鸡鸭等,比平时好。现在市场物质富饶,年夜饭丰盛多了。这几年,我家在饭店吃年夜饭,全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岁末做年糕。张春华:“家家抟粉制年糕”,寓意“年年高”。即揉弄米粉做年糕,再把八月盛开时采集的桂花珍藏,岁末缀于做好的年糕上,色泽鲜艳,芳香四溢染冬装之袖:“桂花细香染寒袍”。我们少年时初一早上吃糖年糕,上面嵌着金黄色的桂花,香气馥郁。现在好像春节吃年糕的人不多了。

  水磨糯米粉。“岁除磨粉,比户皆然”。张春华:“隐隐轻雷度短栏,磨均香稻雪成看。却教纤手争奇巧,果馅翻新斗粉团。”磨盘声声,如轻雷隐隐。第二天,等到水磨粉沥干了,搓成雪白的粉团,压扁,放入果馅,捏成汤团。此俗流传到上世纪末。春节前,我家都要问邻居借石磨,方法和晚清一模一样,不过馅子不同,猪油黑芝麻(黑洋沙)、肉馅和赤豆沙。现在吃自己包汤团极少见,大都去超市买袋装汤团了。

  水笋烧肉。同治年间竹枝词云:“年年吃惯合家欢,鲜肉红烧水笋干。”这道菜前些年上海春节还有,将笋干浸泡在水里发开来,再切成片与肉一起红烧。此菜为沪滨独有,味清而腴。现在好像没有了。

  贺岁名刺。秦荣光:“帖飞贺岁满城红”。当年送红色的用毛笔写上自己姓名的名刺(名片),亲朋间互相贺岁。往往朝门缝塞进去一张而去,表示“我来过了”。故送完回到自己家中,发现台阶上一片红彤彤的名刺,都是别人送来的。那时尚没有邮递员,现在贺年卡与当年贺岁名刺的作用相仿,也是恭贺新禧,互通款曲。不过请邮局代劳罢了。

  写春联。张春华:“艰难最是杖头钱,灯下风翻五色笺。有客可怜寒澈骨,冻毫冰砚写春联。”当年寒士于稠密处,顶着凛冽北风,在一张破桌上抖索索地写春联卖钱过年。到民国时犹有穷读书人卖春联。近年来,每逢春节前,上海一些书法家会在街头挥毫写春联赠送市民。压岁钱。秦荣光:“红线穿分压岁钱”,挑选“轮廓肉好者”铜板,用红头绳贯穿一百枚,称“百岁钱”。至民国改用纸币,外包红纸:“至少一元,多则五元、十元、几十元,都无一定的。”现在改用红包,里面塞百元大钞,数目也无一定的,且也像选铜板一样,最好崭新的。

  帮困。张春华:“如何冷灶尘生釜,好向何人诉恻凄?”当年上海老城厢贫困者。“每艰于举火”。有慈善者登上城墙,见那家烟囱不冒烟,“挈钱米盐叩扉,不告所自”,做好事不留名。于是,“黄昏初见万家烟”,贫困者的烟囱也与城中万家烟火一起冉冉升起,过春节啦。此仁厚之风延续至今,每年春节前,单位领导或志愿者个人,也会向贫病者送钱米油,名曰“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