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博会专家提出上海建全球科创中心提升软实力是时候了

01.12.2014  14:22

      最近一份中美日三国的竞争力报告显示:在有关创新的12个要素中有6个硬件要素,我国都是最好的,但另外6个跟“软实力”相关的要素,都不尽如人意。在11月28日举行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院士圆桌会议上,多位院士和专家对上海如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表了真知灼见,而提升上海创新“软实力”,成为多位院士和专家的共识。

  6个和“软实力”相关的要素包括产业平台、产业突破、产业开发、产业核心部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面对硬与软的差距,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吴建中认为,与我们的发展目标有关。

  如今,对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概不会再有人陌生,在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上的数据表示,中国购买的信息硬件设备占全球的50%,90%以上的城市覆盖电子政务系统。吴建中说,“如果把信息化看成一个目的,那么所有的平台建好,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但如果把它看作是一个手段,我们就会去思考,到底需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目的和手段,是一个由文化引发的价值观问题,他指出,如果我们从环境与基础设施入手,更加关注建设的成果,让人流、物流、信息流更加通畅,那么当智慧城市、信息港建好了,人才都会集聚过来。到了那个时候,全球信息港建设就会水到渠成,对创新中心也是一大助力。“上海要建的科技创新中心,应该成为一个全球流动的城市。”吴建中说。

  现在发展势头强劲的互联网,必然会成为上海建设创新中心的必要支柱。刚刚过去的“双11”所创造的571亿元成交额固然令人欣喜,却也暗藏隐忧。据今年7月麦肯锡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在互联网参与度仅占20%,而美国有70%,但今后的竞争力,恰恰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参与上。清华大学教授、工程院院士吴澄认为,尽管全球互联网10强中,中国占得4席,但这4家互联网巨头没有一家落户上海,而中国的互联网也只是消费的互联网,却并不是制造互联网。

  扭转这一局面需要靠创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丁奎岭认为,创新和风险是一体的,但上海的科技创新还远远不够,大家都在求稳,这样的文化不利于产出创新成果,因为互联网时代,创新周期越来越短。“等一等,机会就没了。

  “阻碍我国科技发展关键的因素,不是经费,而是文化。”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沈文庆说。中国科研经费这几年增长迅速,产生了大量真金白银的“果实”,但人们对科学家的印象却不如从前,究其原因,与科学文化的缺失不无关系。

  主持会议的上海市科协主席、中科院院士陈凯先表示,上海如果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科学原创方面也应有出色的表现,自信的底气来自于科技原创力,“我们对科学基础研究,应有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使得我们能够在未来,在若干方面,有中国原创引领未来发展的东西。上海应该有这样的眼光和魄力,先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