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贾伟平代表:上海平均每天万人签约家庭医生[图]

08.03.2017  12:34
贾伟平在审议现场发言。

贾伟平,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常有朋友向她抱怨:看病难,大医院排队排半天,真正就诊开方只有三分钟。    

贾伟平说:你的打开方式不对。    

3月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全团审议现场,贾伟平向大家支招:在上海,完全可以通过家庭医生走上寻医问诊的“绿色通道”。    

贾伟平说,目前在上海的相关分级诊疗网络系统内,家庭医生与三级医院专科医生有所“绑定”,可以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随时通过网络向三级医院医生预约就诊等服务,“比如一名糖尿病人在这个系统中,就可由社区医生经转诊推荐到我这里,走上快速就医通道。”    

回想2008年,刚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贾伟平记得,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深化医改的方案,“那个时候更多的是憧憬和愿景”。将近十年过去,如今医改的四项任务得到了基本体现。贾伟平在讨论中这样评价:医改达到了基本目标,这得益于相关政策,也得益于全体医务工作者所做的努力。    

要有小康,必有健康。今年政府报告中提及: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发挥引领作用,增强基层服务能力。这让贾伟平感触很深。她说,目前在上海,相关分级诊疗网络内,三级医院的好医生、名医生可以经由家庭医生推荐为社区病人服务;以往很多药品只能在大医院开具,如今大医院开药也实现了延伸服务———可以按照大医院处方到社区医生那里开药,“每位病人单次就诊配药有时可以省上百元”。    

数据说明了一切:这两年,上海三甲大医院新增病人数量明显下降,以市六医院为例,今年迄今新增病人数下降至5%以内。而在上海,平均每天有1万人签约家庭医生。    

贾伟平建议,大医院医生要继续下基层带教社区医院全科医生,提升分级诊治能力。同时,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平台,加大宣传,强化考核制度,“家庭医生这一制度要推广到全国各地,还需要更多创新政策支持”。她还建议加快开发“电脑医生”,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更好服务社区诊疗。  

来源:《文汇报》 2017.03.07 第05版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原文: 就医难?换种打开方式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