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区县分营相继成立

01.12.2015  03:16
      11月29日上午,在徐汇区南洋中学的室内体育场上,徐汇区两支活力四射的U17男子足球队,在外籍教练可可维奇及其助教的带领下,进行分组训练;而当天上午晚些时候,普陀区曹杨第二中学的操场上,来自普陀区的六支足球队,正在进行激烈的分组对抗训练。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上海市教委主任、上海市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组长苏明,上海市教委副主任、上海市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平等前往两校观摩了现场训练课,并为上海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徐汇区分营和普陀区分营揭牌,同时宣布市级精英训练营办公室成立。

为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相关精神,根据《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在加快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普及力度的基础上,为发掘和培养优秀足球后备人才,上海市教委根据教育部指示,在全市范围内整合教育、体育和社会资源,落实市、区两级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的组建工作。

上海校园足球工作自2012年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成立以来,已经确立了“四横”(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纵”(暑期学生足球赛、校际联赛、区际杯赛、国际邀请赛)的四级赛事体系。截至目前,加入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的学校已经增加到280所,还有90所全国特色学校。在去年的全国学生运动会上,上海男女足双双夺冠,正是得益于上海校园足球体教结合、提前布局的“一条龙”建设。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发展,上海已形成了良好的校园足球氛围。下一阶段,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普及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上海市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发掘、培养机制,将在全市16个区县建设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精英训练营。各区县将分别组建U11、U13、U15、U17四级精英训练营,全市参营总人数达3000人以上,同时注重男女均衡,鼓励女足发展。在妥善安排好学生文化学习的前提下,通过定期集训和比赛,为具有足球天赋和发展意愿的青少年学生提供系统的提升平台,构建优秀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社会参与的上海市校园足球的新局面。

精英训练营作为上海市校园足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过科学的训练和系统的选拔机制,为上海及国家培养和输送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在运行模式上,全市16个区县,将通过校园内班班比赛和区县内校校比赛的形式,选拔足球苗子进入区县精英训练营。训练营将科学安排营员的训练、竞赛和文化教育,保障营员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障和推动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的建设,要求各区县构建四个不同年龄段的精英队(分别设置男队、女队),每支精英队的人数为25人左右;同时要求整合各方资源,组建一流教练员团队,每个区县需设置1名技术总监,1名守门员教练,1名主教练和1名助理教练,同时可聘用外籍高水平教练员;区县U11精英训练营需具备具有7 人制标准场地,U13、U15、U17精英训练营需具有11 人制标准场地。

市教委同时要求,各区县要成立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办公室,专人专管以保障精英训练营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设置区县精英训练营生活学习督导员,建立营员学习档案,了解其学习动态,负责沟通营员训练和学习的协调工作,保障营员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既能读好书、又能踢好球的优秀足球苗子。

市教委还将根据相关规定,对训练营的组建及运营分阶段下拨专项资金,并要求各级区政府应按照市教委下拨经费追加不少于1:1的配套经费,共同扶持青少年足球培训和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