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3.03.2018  18:52

人类大脑中的神经细胞难以再生,随着生命自然衰老,阿尔茨海默病与帕金森病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两大神经退行性疾病。而阿尔兹海默病带来的失忆、失语甚至人格变化和行动障碍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健康和整个家庭的正常生活。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快速上升,根据最新报告,中国至少有一千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为全球之首,占全世界该病患者的20%。但目前对这一疾病发生机制的了解还不完全明晰,面对日渐增加的庞大患者数量,令人遗憾的是缺乏早期诊断方法和干预手段的尴尬现状。  

图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陈红专教授团队

然而,有一批奋战在基础和临床医学的科研工作者却孜孜不倦地在这一领域坚守,他们传承前辈药理学家的智慧,吸收国际前沿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创新钻研,以坚韧的毅力在复杂的神经之网中摸索前行,坚信他们的努力终将穿破迷雾为患者带来希望之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陈红专教授团队经过30年攻关,发表SCI论文160余篇,已申请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发明专利28项,与企业共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标新药5项,建立和培训的多种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临床试验评价标准和神经心理评估量表已被国内 100 余家医疗机构推广。这一系列关于阿尔茨海默病靶标新药基础和临床研究及早期干预策略的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传承与创 新研制新药

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希望搞清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但这依然是一项高难度的巨大挑战。“目前研究已发现的发病机制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陈红专教授解释,这项疾病的发病机制不是单一的,是复杂的,因此已知机制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在已知机制中,与学习能力和记忆力直接相关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被科学界聚焦,交大医学院团队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取得的成果国际领先。交大医学院药理学研究团队的前辈级人物孙琛等在小鼠试验中敏感地发现了解热中药包公藤的发汗作用由胆碱受体所介导,开启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团队将研究聚焦于几种传统中药,从中筛选、提取有效单分子天然产物,研发出如菝葜皂苷元、α-倒捻子素及花椒碱等针对神经保护及 Aβ 聚集抑制等靶标的天然活性候选新药,其中菝葜皂苷元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既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不单一,有效药物针对的靶标应该也是多元的。基于该理念和以往的研究基础,团队结合世界最前沿的理论、技术,又从胆碱系统进一步延伸,率先研发 出Bis-美普他酚等多个系列具有多靶点作用的创新药物,能够同时发挥改善疾病症状和延缓疾病进程的双重作用。    

在临床,美国FDA批准的阿尔茨海默病常用治疗药物仅有4种,而且最近十余年再也没有新药上市。“除了病理生理机制不明,阻碍了药物的研发,脑神经用药需要透过大脑的血脑屏障才能发挥作用,这一点也是药物研发需要攻克的关键环节。”陈红专教授说。对此,交大团队创新提出了国际前沿水平的“入脑、进区、到靶”的脑靶向递药纳米仿生系统,开辟了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精准纳米医学新范式。    

从基础到临床 为中国患者造福

光在实验室里成功还远远不够。药好不好,临床试验结果说了算。”除了基础研究,为了更快推动药物研发进程,团队还搭建国家级阿尔茨海默新药临床试验平台,对药物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该平台主持完成70%国内上市各类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的临床试验,主持完成我国原创新药石杉碱甲的注册临床试验和我国全部三个阿尔茨海默病1类原创新药的随机对照双盲II期临床试验。“客观评价指标是推动药物上市的重要一步,这个平台的建设可以说推动了我国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从仿制到创制的跨越。”陈教授相信,我们正迎来“爆发的前夜”,十几年没有新药上市的沉默即将被打破。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老年病”,65岁以上患者发病率为5%,到85岁以上高达20-30%,许多患者就医时已到中期甚至晚期,药物已经难以发挥作用。尽管无法治愈,并不代表阿尔茨海默病不能干预。因此,团队还研发建立中国版认知评估神经心理测验量表,设计增加学习记忆能力的软件;建立了我国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人群的生物样本库和数据库,通过组学方法和大数据筛选出属于中国人的生物标志物。    

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其路漫漫,但科研工作者仍砥砺前行。“尽管路途遥远,我们依然不屈不挠前行,这个领域必须有人去探索、追求和发现。”陈红专教授说。    

来源:新民网 2018.03.23    

原文: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交大医学院团队30年攻关冲出阿尔茨海默病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