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两家研究机构获批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05.06.2020  12:42

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上海市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在2019年4月启动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基地申报工作,经申报评审,我校两家研究机构获批入选,成为新一轮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分别是以宋晓燕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际经贸规则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基地和以马艳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创新研究”基地。 

6月3日下午,市社联举行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基地”成立仪式暨工作调研会。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专职副主席解超、科研处处长金红、上海市社科规划办干部徐逸伦,以及本批次签约授牌的7个话语体系建设基地的首席专家、基地所在学校的主管校长、科研处处长等参加了此次成立大会。我校校长助理郑少华教授、科研处处长靳玉英教授、基地首席专家宋晓燕教授和马艳教授出席成立大会。会议由上海市社联副主席解超主持。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权衡对基地后续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建议,为基地今后研究工作地顺利开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会上,校长助理郑少华教授代表我校做了发言,他表示,话语权体系建设,既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正处在百年之未有变局的历史转折点,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要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点,在我校已形成高度共识。学校将在“十四五”规划中把话语权体系建设列为下一阶段的重要研究任务,提前谋划,提前启动,并将以两家话语权建设基地为平台,以全职聘任与双聘相结合,汇聚相关学科人才,形成新的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增长点。宋晓燕教授、马艳教授代表基地参加了签约、授牌仪式,并围绕基地发展目标、下阶段工作计划做了交流发言。 

本次我校两家基地成功获批,标志着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对接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升学术引领性与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上财风格的上财学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供稿:杨雯君 供图:杨雯君 编审:王雅静 收稿日期:2020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