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成立 上海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外部评估成果发布

04.12.2015  18:30

新闻中心讯 12月3日,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成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贾勇、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书记金放、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袁正宏应邀出席成立仪式并先后致辞。出席成立仪式的还有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副主任冯力、维权部副主任周建成,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季敏立。当天恰逢“国际残疾人日”,研究中心发布了上海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外部评估成果。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吕军对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决策支持:聚焦我国残疾问题治理

残疾作为一项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是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风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人类面临的残疾风险将不断增多。残疾的普遍性与严重性亟需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面对日益严峻的残疾形势,针对如何做好残疾预防、残疾康复与残疾管理等工作,《世界残疾报告》建议“各国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调整行动计划”,例如为残疾人建立足够多的组织、为其投资具体的项目和服务、加强残疾数据的开发、支持残疾问题研究等。

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全面、多元的智库支持,并立足于我国残疾预防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具有前瞻性地提出系列政策建议,解决重大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等问题,有效推动与残疾问题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为中国残疾问题治理提供决策支持。基于这样的基本定位,吕军介绍,中心接下来将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研究中心希望能构建起一个围绕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的社会调查体系,每年在上海调查5000户残疾人家庭,了解他们的基本健康状况、接受康复服务的情况、对康复服务的需求以及建议等。为了保证数据的连续性,研究中心将对这5000户家庭进行一年一度的追踪调查,每年发布一份调查报告,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吕军透露,研究中心已经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调查将从明年开始正式实施。

其次,研究中心认为,上海市在残疾人康复服务方面已经积累了较多经验,但是这些经验还未经过提炼总结,形成一个可重复可推广的模式。因此,复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将致力于把上海市关于残疾人康复服务的一些成熟的管理和服务经验总结出来,最终目标是做出一份具有操作性的指南,推广到上海市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目前这项工作也正在开展过程中。

研究中心将要开展的第三项工作是重新建立一个残疾人对康复服务满意度的评价指数。现有的满意度评价方式比较简单,在进行调查的时候很难得出一个精准的结果。而研究中心将利用双因素理论,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探索一个新的满意度评价方式,更客观的评价残疾人的满意度。通过每年发布的这个指数,政府能够了解现在做的工作究竟有没有解决残疾人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优化每年的工作,切实做到以残疾人的需求为导向。

吕军教授表示,现今有很多机构都在提供残疾人康复服务,然而在不同的地方,残疾人士获得的服务质量千差万别。以残疾人健康体检为例,参与体检的人应该在所有站点享受到同质化的体检服务,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管理体系,将服务流程统一起来。目前,研究中心已经协助中国残联在政府购买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方面完成了三项标准的制定,包括提供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服务标准以及评估标准。

评价指南:用独创体系给政府承诺“打分”

当天,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还首次发布了上海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外部评估成果,对上海市政府的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客观全面的“打分”。

200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由卫生部等六部委共同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上海市政府为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做了大量探索,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拓展康复服务内容、拓宽服务对象范围、提高服务项目补贴标准等。

而当天发布的这份外部评估结果,就是对上海市政府工作的一次检验。报告中先后用到了中国残联和上海市残联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上海市残联的评价指标体系集管理、服务、评估、指南为一体,由8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100个三级指标构成,该指标体系作为一份指南,明确了政府、管理方、服务方三方职责以及残疾人应该享有的康复权利。值得一提的是,这套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吕军所在团队独创的。

2004年,吕军团队接到任务,上海市残联需要一套评价标准,用以评价政府在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工作上有没有“兑现承诺”。然而团队认为,评判政府工作的达标情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靠几个评价指标是无法准确反映出来的,因此他们着力于构建出一套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团队希望这样一个指标体系能具备多重功能。首先它要能作为一份指南,指导各区县做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工作;其次,它要有一定的管理功能,告诉残联等执行主体其具体的管理责任和最佳的管理方式;此外,它最好还能够帮助残疾人意识到自己可以享受哪些服务,并提醒服务提供者需要提供哪些服务;最后,它作为一份评估工具,必须具备诊断功能,评价各执行主体的工作。

在吕军团队的努力下,上海市成为了国内第一个颁布“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省市。这套体系应用之后,对上海市的残疾人工作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团队也凭借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获得了上海市政府的决策咨询奖。在这之后,中国残联也借鉴该评价体系的思路,构建了自己的一套指标体系。

精益求精:打造一份精准的“干货”报告

复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的4名老师和20多名研究生投入了这次外部评估,前后花费约一年时间,最终完成了报告。研究中心在本次评估中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主要分为二手资料、现场调查资料和第三方电话访谈资料等三类。

现场调查资料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意向调查和现场考察得到。问卷调查分为机构调查和个体调查两类:机构调查的对象有部分养护机构、典型阳光心园和216家辅具服务社;个体调查则通过随机抽样进行选取,调查问卷共设计了6种,其中《上海市残疾人养护机构服务可及性调查表》回收204份,《阳光宝宝家庭康复评估手册》回收309份。意向调查在本次评估中主要采用了关键知情人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市、区、街道残联负责人以及康复科研工作者等,总共访谈了134人。此外,为了解上海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工作开展情况,评估人员分批在不同时间段奔赴不同机构展开现场考察。考察现场主要包括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处、上海市聋儿康复中心等。

吕军回忆,资料收集的过程尤为困难。评估工作从去年十月份开始,到今年十月份结束,团队成员只在春节期间休息了几天,其他时间都没有停下工作,假期中几乎所有研究调查人员都在各地收集资料、进行访谈,直到今年九月底,才完成全部调查工作。“然而大家很重视这个任务,心甘情愿地为了这份评估报告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一年的工作下来,团队中的每一名成员都有所提升,加深了对残疾人问题的认识,有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完成这份评估另一个难点在于涉及面广。由于是综合评估,每一个层面都需要考察,研究团队针对不同的机构和个人设计了多份调查表。然而调查表的发放也并非一帆风顺。“有一次,团队计划调查残疾人机构养护的实施情况,准备好调查表去到养护机构中,才发现住在养护机构中的残疾人多为精神残疾人及智力残疾人,无法实现调查的初衷,我们无功而返,然后迅速修改调查方案,组织新的调查。”

由于这份评估是代表社会给政府打分,研究团队希望自己具备绝对的公正性。每当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团队内部都会就这个结论是否有依据展开热烈的讨论,吕军要求大家认真思考这样的研究结果是否存在问题。吕军坦言,“不停挑刺、不停研讨、不停改进”是这个课题组最大的特点。

成果显著:“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全面实现

报告显示,上海市残疾人健康体检的服务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截止到2014年,已经完成的残疾人体检服务达到599315人次。其中,检出率排在前三位的疾病依次是高血压、脂肪肝和眼底动脉硬化。

辅助器具服务方面,报告指出,全上海市19个区县均建立了区级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站。政府针对各辅助器具服务项目的财政资金投入由2005年的347.79万元增长至2014年的9618万元,。辅具产品种类由2005年的60种增至2014年的727种。

根据报告内容,为满足残疾儿童多元化的康复需求,有关听力、视力、肢体、智力和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项目逐年增多,康复服务救助对象年龄扩大到16岁。此外,服务于精神残疾人的“阳光心园”项目和服务于脊髓损伤者的“中途之家”项目也都呈现稳定的发展态势,注册人数逐年增加。

报告还显示,自2004年上海市开始探索养护机构以来,到今年,实际提供残疾人养护服务的机构已经达到368个,养护残疾人数从2004年的366名升至今年的5821名,其中社会办医有197家,数量最多,占到53%。

报告最后一部分考察了上海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实现程度,考察结果显示,上海市17个区县均实现了“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根据评估结果,上海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残疾人康复服务可及性增强,各类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同时,政府对康复服务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氛围也在慢慢形成。

研究助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对接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一些实现的成果,离不开吕军研究团队的理论支持。报告中列举的八个重点项目,几乎每一个的背后都有研究团队的影子。例如,团队构建了一个残疾人康复服务政策框架体系,指导政府如何拓展残疾人康复服务项目。研究团队围绕不同的残疾类型,分别探索了其政策可及、服务可及、经济可及以及社会可及性,致力于全面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项目可及性。

吕军介绍,团队作为第三方,从社会视角出发,多年来跟残联合作开展了很多工作。上海市残联也为研究团队提供了一个服务于社会的平台。团队的理论性和残联的务实性使得他们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合作互补关系。

多年来,吕军团队探索了一条支持循证决策的最佳路径,即如何作为一个研究团队做好服务于社会的工作,使理论研究成果能够快速转化为政策。吕老师认为:“精准支撑决策的前提是要有好的研究及对实践的把握。核心就是注重实践,理论一定要和实践对接才行,就像医生诊断病人,一定是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的提出诊断办法,而不是信口开河,空而无用。”

在报告的最后,研究中心对上海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动态的个体数据库,实时动态的反映残疾人应该享有的服务、已得到的服务和康复服务的效果评价;二是加强康复专业人员的建设,调整助残员队伍结构,加强队伍管理,在保障培训数量的基础上,提升助残员培训质量。三是创新康复服务宣传方式,注重宣传效果,考虑各类残疾对象的需求,采取信息化的手段,如通过微信推送,向盲人用语音方式宣传等。四是降低各区县差异性,推动各区(县)残联在开展康复服务工作中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