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学生年度最喜欢的汉子为爱、家、友

22.06.2015  08:33

  东方网6月22日消息:昨天,“中文自修杯”首届小学生美丽汉字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举行。来自主办方的统计结果表明,上海市小学生年度最喜爱的汉字为:“”、“”、“”。

  调查还显示,75.36%的学生“会主动通过工具书查找不懂的汉字的读音和意思”。小学生们在征文活动中,踊跃表达了自己对“当笔杆遇上键盘”、“母语与外语、网络语之间该如何取舍”等热点问题的态度。

  汉字学习难吗?小学生反复抄默汉字有无必要?出席颁奖会的教育专家指出,与其让小学生死记硬背,还不如在家庭、生活的大文化中学习汉字。

  如今有不少小学生苦于抄默汉字的低效率,每天抄默几十遍错误率仍很高,而在昨天现场的“美丽汉字”征文活动中,一等奖得主联建小学五年级学生杜鑫宇却有不一样的体会,她和奶奶坐公交车时看到“金鼎路”站的“”字,这次美丽的邂逅让小作者与“”成为了好朋友,以后但凡碰到默写“”,杜同学都胸有成竹:“这世上会有人不记得朋友长什么样吗?”无独有偶,红旗小学三年级学生孙玥蘅听妈妈说过顺口溜,“一个丁老头,借我两煤球;我说三天还,他说四天还。打了两口井,绕了一大圈……”说着画着,一个别致的头像跃然纸上,“汉字是画出来的呀!

  “家庭,是学好汉字的第一课堂。”华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意如教授说,汉字学习的最初引导者都来源于家庭成员,与其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如营造好的家庭氛围,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过程中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校长席璐指出,“文字的背后是文化,文字集交际性和工具性于一体。”该校通过在低年级学生中竞选儿歌达人、古诗达人等活动让学生在交际中运用文字,培养学习兴趣。

  在本届“美丽汉字”征文活动中,主办方共收到全市656所小学的19250篇作文,来自各区县的60位小学生分获三、四、五年级组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