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下有位上海好医生吴韬 服务群众付出了心血

20.06.2016  07:03

  昆仑巍巍,胡杨铮铮。

  据《劳动报》报道,喀什,这座古丝绸之路上南北交汇的城市,自古就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商埠,被赞为“玉石集中之地”。如今,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上海新一轮援疆工作的实施,喀什正掀开发展的新篇章。

  在这座新疆西南边陲的城市里,活跃着一批来自上海的援疆人,吴韬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上海援疆医疗队总领队,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同时也是上海市第八批援疆干部中唯一的一名法人代表,吴韬的压力不言自明。

  援疆意味着责任。过去南疆的百姓为了求医,常常辗转三天两夜的火车,跨越上海到北京的路程,到乌鲁木齐的大医院寻医问药。百姓艰辛的求医历程刺痛着吴韬的医者之心。

  从2013年援疆至今,吴韬迎难而上,率领喀什二院完成了“创三甲”任务,并朝着成为南疆医学高地这一目标,不断迈进。如今,南疆人的病患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称心的医院。提起喀什二院,他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声:“好医生!

   带来上海理念喀什速度竖立医疗援疆品牌

  为了把援疆任务做好,吴韬提前半年就到喀什,一头扎进医院做调研。情况越摸越熟,吴韬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那段时间也是我压力最大的时候,全院各项工作都在低水平运行,就拿院容院貌这样的小事来说,当时院内的广场里骡车汽车三轮车横行,小贩叫卖声不绝,病人就医环境很恶劣。”正式任命下来的时候,“创三甲”真正留给吴韬的时间,只有短短9个月。人才奇缺、科室不全、人心不齐、医疗条件落后,教学科研与信息化建设几乎一片空白,巨大的压力曾让吴韬寝食难安、满嘴起泡。

  医院的实际情况让吴韬明白,“水上漂”绝对做不好工作,于是,他把家搬进了医院的宿舍区,一心扑在了医院的创三甲任务上。每天,吴韬办公室里的灯总是亮到很晚。很快,医院里的院容院情,各个科室的优劣势吴韬就已经熟稔于心。他亲自挂帅担任医院创三领导小组组长,从工作方案的制定、工作计划的安排、条款的解读、人员的培训、档案资料的准备到各项督导检查工作、持续改进工作,吴韬坚持全程参与,将上海三甲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带到了喀什。

  他从顶层设计入手,倒排出了三甲医院评审前九个月的详细计划,具体到每一天的各种任务事无巨细全部列出,并且与各科主任、职能部门负责人签订了责任书。院里的风气为之一变,大家不由刮目相看:“这个吴院长不简单,做起工作来有股子只争第一的劲头。

  就在创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来自老家的一个电话,让吴韬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弟弟告诉他,父亲去世了。早在2013年8月首次进疆交接之时,吴韬的父亲便突发脑溢血。当时,刚刚接到任命的他并没有回去探望父亲,一直坚守到了春节回沪。等吴韬终于赶到重症监护室,父亲已经陷入了昏迷。短暂的几天陪伴过后,吴韬带着新一批医疗队队员再度启程入疆。当时的队员们,根本不知道这个和蔼可亲的大哥心里,还隐藏着如此揪心的牵挂。匆匆回老家奔丧,吴韬很快又回到了喀什,因为他明白,全院已经到了创三甲的冲刺阶段,不能因为自己耽误了所有人的努力……

  随着评审的日期越来越近,吴韬召集办公会的节奏也在加快,从每周到每天,有时直接现场办公,当场解决问题。9个月的时间里新成立了规范的综合ICU、肾病科、血透室、新生儿科、中医科等,整合重组影像中心,短短两年时间内,肾病科、新生儿科、影像中心已处于南疆乃至全疆第一方阵。2015年1月,曾经只相当于普通专科医院的喀什二院以自治区所有参评医院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如同坐上了火箭般的进步,在当地传为美谈,被誉为“喀什速度”。

   引入上海标准医学高地惠及南疆各族百姓

  20岁出头的小伙子周凯命因为患有肾病综合征,10年间在鬼门关前已经走了三回。病情最严重的时候,他只想一死了之。现在周凯命已经帮着表姐打理生意,逐步回归正常生活。说起其中的改变,周凯命十分感激:“是喀什二院的肾病科救了我的命。

  周凯命的幸运不是个例,曾经有病人不远千里赶往乌鲁木齐求医,却被告知,新疆最好的医生就在喀什。这些改变都在吴韬担任院长期间悄然发生着,如何利用好上海的资源,满足南疆百姓对高质量医疗的渴求,吴韬努力的步伐从未停止。

  时光飞快,巴旦木花开了三次。在上海的帮助下,喀什二院多项技术,开创出南疆甚至全疆的先河。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中山医院的心胸外科援疆专家宋凯主任同心外科夏利民教授,共同实施一例疑难重症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冠脉搭桥术;新华医院医生王振涛在南疆地区首度开展“小儿气道术”;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蒋永祥医生引进技术设备;大幅度普及小切口手术……在上海援疆指挥部的大力支持和吴韬的协调下,优秀医疗专家陆续到来,有效服务了喀什百姓的就医需求,解除了患者的病痛,赢得了当地各族群众的赞许。

  医学研,就好比医院立足三甲的三只脚,哪一只有了短板都不行。2年前,喀什二院的科学研究几乎是空白,吴韬和第八批援疆医疗队决心以上海的高标准提升喀什二院科研能力。经过努力,上海的中山、华山等7家三甲医院与喀什二院携手打造了心血管疾病、神经疾病等7个临床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与喀什二院联合成立实验研究中心,形成了上海三甲医院扶持喀什二院的“7+1”模式,共享上海优质资源,助推喀什二院临床学科建设和实验研究的发展。

  不懈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2013年来,喀什二院共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23项、地厅级科研项目11项;获得喀什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在上海援疆专家的指导下,2014年2篇科研论文在国际高质量的SCI收录期刊发表,这也是南疆医生首次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其中一篇被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心血管介入会议—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年会接收进行会议交流,南疆医生首次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留下上海温度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上海医疗专家在,门槛踏破,专家一走,门可罗雀。

  喀什二院科研基础薄弱,教学几乎为零,而来自上海的专家一年半轮换一批。输血过后,如何为喀什留下什么,成为了吴韬和援疆专家共同思考的问题。

  于是,搭建学科平台和培养人才梯队,就成了吴韬在创三之后最关注的问题。在人才队伍的培养过程中,吴韬结合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提出“以临床技术培养人才”+“以科研项目带动人才”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着眼于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娜热亚就是这个转变的直接受益者,去年硕士毕业时,她也曾犹豫过是否要来喀什二院。如今,这是她最庆幸的决定,在这里,她能接受上海专家耳提面命式的教导,并且进入了人才培养梯队。而在她之前的当地医生陈晓华,已经能够独立完成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独立操作,并成为了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成长为肾病科的副主任。一支遍及各个科室“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已初具雏形。

  上海卫生“组团式”援疆,作为上海援疆医疗队总领队的吴韬,在其中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带头制定了详细的、双向考核的“援疆专家导师带教制度”,积极推进“复旦大学研究生培养计划”及“喀什地区二院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如今,复旦大学医学院已连续3年累计录取了喀什二院51名在职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等著名医学院校也将为喀什二院和对口四县医疗卫生机构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一批当地高精尖的医疗人才队伍正在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