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研究生质疑奖学金下降 校方:无能力补贴

08.12.2016  18:06

上海大学文学院的研究生没有想到,朝夕日盼的奖学金终于要下发,他们的心情却并不喜悦,反而是不解、失望以及愤怒。

原因是钱太少。“本来以为二等奖能有9000元,现在只有4000多元,都不够交学费的。”文学院研三学生方涵说,她现在不得不继续在外兼职,无法潜心学习。为此,这些学生已经多次集体向学校提出抗议和质疑。

无独有偶,该校社会学院的许多学生对此也很不满。他们说,自己分到的“蛋糕”比谁都小:比不上别的学校,也比不上别的专业,甚至和前两年比,也少了一截。

校方承认这些差距的存在,并一一解释了原因。“(学业奖学金)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学校目前没有能力补贴。”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郭长刚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部分学院奖学金三年来直线下滑

此番引起风波的奖学金,全称“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起于2014年秋。作为一项国家层面的政策,其出台与研究生取消公费实行全面收费同步。

换句话说,2014年秋季以后,研究生不再有公费和自费之分,取而代之的是需每年竞争这笔数额不菲的学业奖学金。获得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他们能否“赚回”学费(一般不得超过8000元每学年),甚至有所盈余。

上海大学也不例外。每年有80%的学生可以获得这笔奖学金,数额在3000元到12000元之间。分别是一等奖12000元(5%),二等奖6000元(35%),三等奖3000元(40%)。

2016年11月初,上海大学各院系像往年一样陆续“放榜”奖学金名单。然而,在这原本应是分享果实的时刻,一些学院却风波骤起。

文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们立马发现,一等奖和二等奖的额度大幅缩水,仅有5000元和4200元,与校方标准相去甚远。文学院在总人数今年比去年多36个人的情况下,奖学金总额却少了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