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剧院新年换"新声" 庄严"贝九"中辞旧迎新

30.12.2014  07:11

  

  图片说明:指挥马库斯认为,用“贝九”迎接新年,再怡当不过了。

  东方网12月30日消息:在一派圆舞曲风格的新年音乐会包围中,以贝多芬的一曲《第九交响曲》辞旧迎新,对申城观众来说,或许还是“新声”,但在德国、日本,在“贝九”中告别过去的一年,已是一种传统。

  明晚,2014上海大剧院新年音乐会发出了这“不一般的声音”:德国指挥家马库斯·史坦兹携手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合唱团,一同奏响伟大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享誉全球的戏剧女高音瑞秋·尼可尔斯、上海歌剧院青年男高音韩蓬、男中音杨小勇、女中音贾文璇将演绎其中经典的“英雄颂歌”。昨日,接受采访的指挥马库斯告诉记者,“贝九”的主题是欢乐,整部作品充满着戏剧性,尤其是第四乐章,触及了人类感情最深刻的部分,具有普世的音乐语言,“用它来迎接新年,再恰当不过了”。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经历人生风雨历练后的作品,其中凝聚着贝多芬的人生哲理以及其心目中的最高理想,被认为是交响音乐里程碑式的巅峰之作。“贝九”也是贝多芬唯一一部引入人声的交响曲作品,其伟大之处,正在第四乐章中的合唱,引入德国伟大诗人席勒的《欢乐颂》,讴歌人类的自由、博爱与平等,从而使音乐作品由单纯地表现音乐美、抒发个人感情,提升到表现全人类感情和理想的高度。独立乐评人唐若甫介绍说,“贝九”自1824年首演以来,成为最具仪式感的音乐作品之一。从1989年的柏林墙倒塌音乐会,到今年的纪念柏林墙倒塌25周年音乐会;从1872年瓦格纳为拜罗伊特节庆剧院垒下奠基石音乐会,到1951年拜罗伊特音乐节在战后的废墟中浴火重生的开幕音乐会;从国家大剧院一周年纪念音乐会,到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闭幕式,都有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身影。

  相比圆舞曲的喜庆、娱乐,“贝九”凝重而庄严的音乐语言,在德国和日本都拥有庞大听众群,尤其是新年音乐会。在德国,莱比锡的格万德豪斯(布商大厦)乐团保持着每年以“贝九”作为新年音乐会曲目的传统,今年也不例外,音乐会由里卡多·夏依指挥。1940年12月31日,指挥家约瑟夫·罗森斯托克指挥日本新交响乐团(现为NHK交响乐团)演出了“贝九”,奠定了此曲在日本迎新必演的传统。巧合的是,明日,在同样历史悠久的维也纳音乐厅,维也纳交响乐团也会在荷兰古乐专家唐恩·库普曼的指挥下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以作辞旧迎新。

  据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张哲介绍,3周前这场新年音乐会的门票就已售罄,申城观众对曲目的接受程度超出预期。同时,今年的新年音乐会上,艺术中心继续发挥“厅团合一”的优势,打通了上海大剧院、上海歌剧院的合作,尤其是歌剧院交响乐团与合唱团近200人上台共同演绎“贝九”,气势磅礴。经过前一天的彩排,指挥马库斯对歌剧院交响乐团印象深刻,称“具有相当水准”。记者获知,伴随这场新年音乐会,上海大剧院将在一楼中区同步启幕“票根主题展”,通过近百张形形色色的票根,真实展现时代背景下城市生活的艺文风采,展览现场还特别设置票根塑封机,观众可以将珍藏的票根封印成珍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