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2016上海城市区域创新创业生态指数报告》发布

09.12.2016  00:38

■上海创业生态总体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资金链管理问题和团队人员问题是导致创业失败的两大主因

日前在京举办的“北京上海建设国家创新城市专家研讨会”上,发布了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主持完成的《2016上海城市区域创新创业生态指数报告》。这是国内首个以创业者为核心,通过创业者感知视角对城市区域创业生态进行全方位研究的报告。 

据课题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桑大伟介绍,此前相关研究主要从政策提供角度,以为只要有政策就有效,这是在实际操作中造成“政策悬空”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以创业者感知为核心、以创业过程为线索,重新界定了创业关键环节和关键要素;从创业者实际接触的角度,展示创业环境的构成及相应评价标准下的观测结果。    

从指数结果上看,上海创业生态总指数达到72,显示出创业生态达到良好的标准,总体上接近了发达国家水平。其中,制度与环境建设、创业质量与成长两个方面表现不俗,而创业生态和潜力建设则有待进一步发掘。    

从四个一级指数看,上海的创业制度与环境维度达到73,获得创业者的高度认可,这与上海重视创新创业环境的建设和改善、各城区均建设众创空间等并提供“一站式”开业指导服务、吸引了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全国首个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等机构落户上海等相关,同时也是人们对上海城市公共治理、办事效率的认可。    

上海的创业文化与氛围维度为66,反映出改变思想观念和认识需要更长的积累和耐心,尽管各媒体、活动中广泛宣传创新意识、创业文化,使得民众对创业有较为普及的认知,对创业行为比较认同,但由于传统意识和观念的束缚和对创业失败的担心,这个分值并不算高。    

上海的创业质量与成长维度获得80分,体现了创业产出的成效显著。这得益于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存在。上海的创业以科技型、引领型为主,同时吸引了一定数量的海归创业、境外人士(含港澳台)创业,在创业国际化程度、创业者成功率、创业辐射作用等方面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上海在创业生态与潜力维度得分65,相对薄弱,由于城市区位面积有限、部分老工业区和企业的搬离、改造、转型等原因,如何克服地理位置和纵深腹地不足等,培育和留住行业领袖级、区域代表性的重量级创业企业是未来需要关注的。目前与北京、深圳、杭州等相比,未能培育出百度、阿里、腾讯层级的企业。    

报告显示:80后创业成主力,90后比例增长快,超七成创业者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调查显示,80后的创业者占比超过了五成(54%),一批90后创业者正快速加入创业大军(16%);创业者教育背景的统计显示,超过七成(74%)拥有本科及以上的教育背景,表明大部分创业者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及学习能力。    

报告指出:资金链管理和团队人员问题是导致创业失败的两大主因。如何控制现金流是创业者的主要痛点,创业者多数是专业领域人才,在技术领域或者营销设计上有专长,但对统筹公司财务方面尚不成熟,过于乐观的估计市场占有率也会导致资金链断裂。与大型企业相比较,创业团队人员招募难也是突出的问题。    

北京上海建设国家创新城市专家研讨会”由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市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来源:光明网 2016.12.07  

原文: 《2016上海城市区域创新创业生态指数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