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来风】外语学院成功举办“第三届大学生上海国际学术论坛”上海理工大学选拔赛

17.03.2017  02:04

      3月13日下午,“第三届大学生上海国际学术论坛”上海理工大学选拔赛在我院成功举行。外语学院院长刘芹、副院长陈琦、韩戈玲、公共英语技能梯队队长顾定兰出席大赛,来自论坛筹委会的核心成员组成评委团进行评分和计算工作。比赛中,28名来自上海理工大学各个学院的选手依次进行约5分钟的学术演讲。依据内容和学术规范、口语和书面语质量、演讲技巧等标准,最终共评选出特等奖2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10名和三等奖若干。
      本次选拔赛以“第三届大学生上海国际学术论坛”上海理工大学校内投稿作品的质量为基础,其目的是选拔出一批在外语、学术、演讲等各方面能力均出类拔萃的学生参加5月份的正式论坛。从去年12月开始,论坛筹委会共收到有效校内投稿695篇。经过多轮的筛选和专家组评审讨论,共计30篇以优秀的语言表达和严谨的学术规范被专家组认可为参赛作品。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Zero Carbon, Zero Poverty”。比赛中,选手们就气候与政策、环保与经济发展、环境与移民、挽救大森林等热门环保话题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展示了社会现象和科学数据,挖掘了隐藏于现象背后的事实。值得一提的是,选手从接到通知到正式参赛只有短短三四天时间。并且,大多数参赛者此前几乎没有学术研究和学术演讲基础。每位选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作了充分的演讲准备,发挥了自己应有的水平,体现了良好的科学素养,展示了上理学子敢于争先、敢于突破自我、敢于勇挑重任的精神面貌。
      赛后,刘芹院长第一时间作了比赛点评。她高度评价了参赛同学的整体表现,肯定了大家的努力,给每一位同学的精彩发言点赞。刘院长指出,学术英语演讲,既不同于学术英语写作,又不同于一般的话题陈述。如果没有大量的口语练习和积累,演讲的质量就会打折扣;如果没有科技论文的读写训练,学术规范就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如果没有一定的英语演讲经验,肢体语言和台风方面就会显得底气不足。刘院长鼓励大家多参加各类英语竞赛,为将来的学术研究和工作奠定基础。
      根据安排,部分获奖选手即将接受学术读写说的专题训练,为论坛中的主持和发言角色积累理论和实践经验。

比赛现场

 

为获奖选手颁奖

 

全体人员合影

供稿:外语学院

编辑:新闻中心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