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芯片、大飞机发动机等“卡脖子”问题 “上海制造”未来3年怎么干

28.04.2018  18:35

上海制造”C919大型客机(资料图)

  东方网记者解敏4月28日报道:上海牌手表,蝴蝶牌缝纫机、英雄钢笔、永久牌自行车.....上海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工业发祥地、民族品牌发源地和集聚地,“上海制造”曾以经典、优质享誉海内外。

  日前,上海市委、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上海制造”品牌提出新的要求:“上海制造”重在彰显美誉度。抓牢关键核心技术、高端产业集群、过硬质量品质三个环节,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集群高地,大力推动“互联网+制造业”,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全新制造生态系统,推动传统制造模式转型。

   十大专项 使MadeInShanghai成为城市重要的内涵

  在上海市经信委近期牵头制订的《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未来3年“上海制造”规划了新的路线图,提出到2020年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规模达25%的目标。

  《行动计划》将实施“四名”引领+“六创”提质10大专项行动。传承上海制造的历史辉煌,充分发掘基础底蕴和潜力空间,培育名品、名企、名家、名园。同时围绕布局未来前沿产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提升上海制造的技术、标准、品牌和集群竞争力,促进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推动品牌创响专项、技术创新专项、质量创优专项、融合创智专项、集群创建专项和绿色创先专项。

   融合创智 加快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作为传统制造,产品加工制造单元依靠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通过机器的数字化,将各要素有效地联结起来,用数字模型方式展现,才能转换为智能制造落地。2007“落沪”的智能制造企业智能云科,用了5年时间掌握了数控机床系统,拥有了完全自主的“控制器”,通过云制造服务平台iSESOL,提供丰富的接口,实现人与机床装备、装备与装备、工厂车间与装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使每一台机床都成为工厂信息化网络的一个节点。

  在云制造服务平台上,加工制造能力已经变成了透明、可交易的社会资源,有效地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也将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去年11月,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考察时称智能云科为制造业的摩拜,真正有效地实现了“中国制造”竞争力的提升。

  未来3年,上海也将启动新一轮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编制发布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引进培育和应用推广,实现千个工业APP加载、十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建立多层次、系统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面向六类重点产业领域加强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加速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和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

   技术创新 实施100项产业化创新项目

  近期纷纷扰扰的中兴事件也使得国内制造业在此清醒地认识到,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在《行动计划》中同样提出,上海要加强产业和技术创新,在关键领域和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破解芯片、大飞机发动机等“卡脖子”问题,实现核心科技不受制于人。

  布局前沿科技领域,实施100项产业化创新项目,加大创新成果产业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技改力度,争创3-5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

   品牌创响 唤起“上海牌”的美好记忆

  一部黑头黑脑的蝴蝶牌缝纫机是上海人曾经必备的三大嫁妆之一。而如今沉寂多年的家用缝纫机市场迎来复苏,“上海制造”的蝴蝶缝纫机蜕变重生,创新性地将移动互联网技术融入传统缝制设备中,只要把APP和缝纫机通过WIFI连接上,用户就可以让缝纫机自动绣出想要的图案。

  作为中国第一家缝纫机制造商,上工申贝曾拥有过辉煌也走入过低谷。2005年,作为国家“走出去”战略的积极响应者,通过收购德国缝纫企业,开始国际化经营。此后的10年,通过不断地精兵简政和重组整合,上工申贝目前已掌握了世界最顶尖的技术,用机器人实现3D缝纫和碳素纤维缝纫,在整个工业缝纫机行业中处于前三的地位。

  在此次《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品牌创响专项行动,将推动经典品牌融入新技术,鼓励经典品牌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导入先进管理方法,加强生产智能化改造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经典品牌发展新型商业模式,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引进社会资本参与经典品牌企业盘活重组、机制转化和市场交易。

   名企培育 上海除了“独角兽”还有“隐形冠军

  来自上海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处的一组数据显示,上海在生物医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优势较为突出,目前已拥有联影医疗、蔚来汽车、威马汽车、游侠汽车、复宏汉霖等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同时在智能硬件、医疗器械、新药研发等领域还有一批准独角兽企业(如天使之橙、禾赛光电、熠知电子、安翰医疗、华领医药等)。

  除了独角兽企业,上海还将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三层梯队,培育卓越制造企业群体。到2020年,将有3家左右制造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对标世界顶尖跨国公司,提升全球化资源配置能力;培育8-10家制造业“独角兽”,聚焦智能硬件、生物医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重点拓展股权基金、上市等融资渠道;形成200家位于国内外细分市场前三名的隐形冠军,引导企业长期专注于细分产品的研发制造、工艺改进和市场拓展,打造“百年老店”。

图片来源: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