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证改革试水参与司法辅助

22.11.2017  15:08
 

公证法》颁布实施已逾十年,公证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公证事业在不断发展。公证改革是今年司法部司法行政体制改革中的“重头戏”,截至11月14日,全国889家行政体制公证机构已提前全部完成改制任务。公证机构体制上的改制只是公证改革的第一步,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才是公证改革的最终路径。而上海作为全国公证的排头兵,在拓展创新公证服务领域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创 新

  公证参与司法辅助


  今年3岁的彤彤身患罕见的遗传代谢疾病,家人为照顾彤彤焦头烂额,且就治疗方案产生分歧,矛盾渐深。最终彤彤的父亲和母亲选择了分道扬镳。为让彤彤的后续医疗康复有足够的经济保障,彤彤的父母亲从夫妻共同存款中划出10万元设立彤彤的专项保障金,但谁来保存账户,双方各执一词,儿童权益代表人提出由公证机构监管该项保障金,并由儿童权益代表人监督使用。彤彤家的这一案件能顺利解决正是普陀公证处三年多来参与司法辅助工作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公证被视为一项民事司法的辅助性制度,但是随着公证改革的不断深入,公证制度已不仅仅局限于民事司法的辅助者,更逐渐成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替代诉讼”的作用,而普陀公证处无疑是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从2014年开始,普陀公证处就开始与普陀法院试水诉讼与公证对接。2015年6月和2016年4月,普陀公证处与普陀法院先后两次签订《诉讼公证调解对接试行》和《公证与诉讼对接合作协议》,在法院导诉台设立公证咨询窗口,共同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诉讼与公证对接工作室”,公证处派驻四名人员入驻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对家事纠纷案件,在法院立案庭初步审查后,通过诉调中心移交工作室进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由公证处出具相应公证文书,此类案件不再进入诉讼程序,实现公证替代诉讼的作用。对当事人未能达成协议或无法在公证程序中解决的案件,由公证机构出具含有相关法律事实和争议焦点的公证法律意见书,将相关案件材料通过诉调中心退还法院立案,法院原则上不再进行调解,实现了公证提供司法辅助的作用。
  公证程序前置,促进了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自开展公证与诉讼对接工作以来,普陀法院同期继承案件下降80%左右,因诉调而发生的信访、再审案件明显下降。
  普陀公证处主任高剑虹告诉记者,与普通的形式审查不同,公证调解实行的是实质审查。目前公证机构可以直接利用相关数据库直接查询房产、户籍、公证遗嘱、婚姻等信息。普陀公证处更是与档案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接,网上操作可直接调取婚姻登记内档和死亡记录等信息。公证处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快速核查渠道查明相关事实,大大方便了举证困难或一方在外地等情况的当事人。
  而普陀公证处的实质审查也让一些虚假诉讼“无所遁形”。普陀公证处就曾在办理一起遗产继承案件中,发现涉案房产的继承人王家兄弟都坚称父母是原配,只育有两个子女。而在查阅被继承人的婚姻登记档案时发现,王母与王父结婚前,曾有过一段婚姻,并育有一个女儿。这时兄弟俩才承认他们确实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姐姐,公证员向兄弟俩释明了相关法律。两个月后,王家兄弟与远在外地的大姐在公证处达成了调解协议,王家兄弟给付姐姐相应补偿款,一起虚假诉讼被解决在萌芽中。据了解,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普陀公证处在诉讼服务中心共接受实名咨询近2000多人次; 通过法院导诉台直接分流的婚姻、家事案件760余件; 通过公证与诉讼对接工作室接收立案庭移送案件542件,提供信息核实80余件,查实虚假诉讼12件。

   信 任

  房屋抽签确保公平公正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不管是商品房的选房还是动迁安置房的抽签,公平公开公正是市民们的普遍要求,也成为了考验政府社会治理的试金石,而在这些关键环节都出现了公证员的身影。
  松江区是本市动迁房较为集中的区,为了让“供不应求”的动迁房实现公平、公开、公正抽签,松江公证处自2015年就开始进入各街镇的动迁房安置工作中。三年里,松江公证处合计办理动迁房抽签19467件,服务范围已经覆盖了松江区大部分街镇。
  说起动迁房抽签公证的原因,松江公证处主任顾海元告诉记者,由于受到种种限制和困难,有些街镇出现了动迁房“僧多粥少”的尴尬,动迁房的交付一再拖延让动迁户颇有怨言。为此,政府和动迁部门主动要求公证处介入,确保抽签的公正。考虑到动迁户的实际情况,松江公证处没有采用电脑摇号软件,而选用更为费事但对动迁户而言更为直观的抓阄办法。为此,一次抽签活动,从听取居民代表意见到公证环节设计往往需要公证处连续工作上几个月。
  “既然公证就是为了保证公平公正,打消抽签者的顾虑,抽签环节的设计也要从老百姓的需求出发。”在刚刚结束的一起动迁房抽签中,顾海元和同事们就几易其稿。原本该镇在动迁房抽签中,对于多套房屋的花色品种打包成套摇号。但在前期的居民代表座谈时,就有不少动迁户表示,对于打包房屋的合理性产生怀疑。“大家的情况都有所不同,所谓的好房坏房也认识不同,看似公平的打包的房屋未必就真的是抽签者的所想。”顾海元认为居民们的意见也有道理,经过与镇政府的商议,最终这一方案改成了按房抽签。尽管如此一来,工作量大幅提升,但顾海元表示,只要老百姓满意,大家辛苦点也无所谓。
  在顾海元看来,公信力是公证行业的生命。为此,松江公证处坚决杜绝“暗箱门”。顾海元是佘山镇人,当地有许多亲朋好友。佘山镇举行动迁房抽签之际,他的一位发小来找他,希望能通过暗箱操作拿到好的顺序号。顾海元一口拒绝。而这次他的多名亲属也在动迁安置行列,为了公平起见,他全程回避。最后抽签的结果是顾海元的亲属都抽到很后面的签。这时来找顾海元开“暗箱门”的人感慨:“我的签都比你家人要好,我服你,我信公证处。

   便 捷

  互联网+公证24小时不打烊


  随着微信等手机社交软件的普及使用,越来越多的人将其用于个人交流、商务洽谈、业务咨询等用途。一旦交流双方产生纠纷涉及法律诉讼,则这些聊天内容很可能成为案件的关键证据。然而这类聊天工具往往有如下弊端:聊天人可以通过删除好友或者将聊天另一方拉入黑名单的方式阻止其再次看到相关的聊天或者是身份信息内容,从而根本否定了之前的聊天内容,使得之前的聊天内容无法作为证据使用。
  李小姐之前就职于某公司,因劳动纠纷与该公司负责人通过微信进行沟通。李小姐意识到该段对话将成为劳动仲裁中的有力证据,故向公证处申请办理证据保全公证。长宁公证处在办理公证时,将该公司负责人的微信身份信息一并进行了保全,从而力证了该条微信的效力。李小姐就该纠纷提请劳动仲裁后,该负责人果然将其微信好友删除,并否认原先对话的真实性。这时李小姐公证过的证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尽管公证在民事活动中意义重大,但在办证中反复奔走也成为了许多人“不敢问津”的原因。为此,长宁公证处就通过信息化手段,让老百姓办理公证越来越便捷。2015年6月,长宁公证处建立了远程视频公证咨询的服务平台,成为本市公证行业中第一个利用互联网视频技术,是把日常公证法律咨询服务的触角直接延伸到社区的新尝试。目前,远程公证视频咨询已分别与华阳街道、北新泾街道、江苏街道、天山张雅玉党群事务所、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5个社区点对接,市民们只要走进社区对接点,即可实现与公证员“面对面”的交流,进一步畅通了与群众的沟通交流,积极打通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长宁公证处还在拓展网络公证的范围。2016年8月,长宁公证处“网上服务中心”实体窗口正式成立,这在本市已开办网上公证服务的公证处中尚属首家。记者了解到,目前该“网上服务中心”已经升级到2.0版本,实现官网、微信、手机APP    公证服务跨平台融合,至此,长宁公证处已基本建立线上线下互融互通的互联网公证服务体系。平均每年度通过网络平台解答公证咨询700余人/次; 平均每年度受理案件1000余件。
  作为本市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试点工作单位,今年9月11日起,长宁公证处提出了“公证+互联网 公证申请24小时‘不打烊’”的便民利民服务举措,确定了“在线平台申办”及“快递方式送达”两种实现方式。该试点工作截至目前,“三网合一”平台新增注册用户504余人,办理“最多跑一次”涉及的四类公证事项192余件,在线解答涉及“最多跑一次”的四类公证咨询140余人次。在实体受理窗口同步开展的“最多跑一次”试点工作,受理涉及四类公证事项累计1082余件,绝大多数公证申请人真实体验到了“最多跑一次”带来的便捷。(陈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