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未来五年保持3.5% “量足”之后更盼“质优”

27.01.2016  18:47


  作为评估创新投入的直接指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占比,最能折射一地的创新力度。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今后5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5%以上。

  此前,上海研发经费支出在GDP中的占比均保持在3.5%左右——2013年为3.3%,2014年为3.6%,2015年则达到3.7%。与之相比,今年的目标表述让一些代表感到稍显保守。但考虑到其净投入量随GDP基数增长而上升,“3.5%以上”的目标仍在“”上提供了足够想象空间。

  相形之下,“3.5%”背后,“”的信号更值得关注。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新语境下,比花了多少钱更重要的,是钱花在了哪里,又以怎样的方式花出去。

  找准创新链的薄弱点

  在东华大学党委书记朱民等多位代表看来,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研发经费支出和创新投入也亟需一场“供给侧改革”。

  市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产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刘燕刚反复强调,找不准方向的资金投入,只可能造成虚火和浪费。“既然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就应该围绕创新链布局支持链、布局资金安排。”他说,“创新投入必须精准指向重点领域、指向创新链的薄弱点,指向关键产业。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指出,“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并推进实施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高端医疗影像设备、高端芯片、新型显示等一批重大战略项目,实施脑科学与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一批基础性前沿工程,并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医学、高端装备等领域,重点建设若干开放式共性技术研发支撑平台。上述领域均属于符合国家战略布局、上海自身有基础、有望突破且能填补国内空白的领域,“十三五”政府层面的研发经费投入,将重点围绕这些领域展开。

  而找准创新链的薄弱点,则尤其需要填补目前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短板。市人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所长施进浩也表示,财政科技经费应当根据创新链布局,并可采取财政资金引导和市场机制相衔接的办法,将新技术成果迅速推向相关企业尤其是中小科创企业。

  改变“见物不见人

  与此同时,创新投入尤其是政府财政投入的供给方式,亦面临一场重大改革。

  此前,多地针对科研人员尤其是科研经费的管理方式,均沿袭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方式,在针对创新人才的激励方面亦存在多重瓶颈。科研人员曾在不同场合反映,他们面对的管理体制常常违背创新规律,创新投入往往“见物不见人”,成为制约创新的巨大障碍。

  “究竟是按照科学规律管理财务,还是按照财务规律管理科学?”“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作出间接回答。根据纲要草案,“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加快推进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立一系列更符合创新规律的管理制度,改革政府支持方式。这些改革包括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统筹联动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用于人力及软投入的比例;对基础类前沿类科技计划,将建立持续稳定的财政支持机制。同时,创新领军人才将获得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科研院所也将扩大自主权。

  此外,“十三五”期间,上海还将构建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完善现有的科技成果使用权、并探索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普惠税制。在刘燕刚看来,这些政策表述,已经充分体现出创新投入方式的理想化方向,“但关键的关键,是如何精准落地、尽快落实”。

  让市场和专业说话

  无论资金安排还是政策支持,外界最期待的均是顶层设计后的加紧落实。另一方面,作为“全社会”的研发经费支出,亦不应是政府一家的“独角戏”。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健全企业主体的创新投入制度,激发企业创新投入动力。但就目前的创新投入主体结构看,企业的投入意愿还没有被充分激活。市人大代表、宝山区区长方世忠举其所在的宝山区为例,当地一年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在GDP占比为4.2%,其中来自企业主体的研发经费支出占比为2.4%,这一数字并不能算理想。刘燕刚也表示,要使研发经费支出的质量有质的上升,调动企业积极性是当务之急。

  对此,“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亦已提出相关政策措施,包括建立“战略新兴板”、发展“科技创新板”等,支持创新企业投入发展。而在方世忠看来,引导企业创新投入,亦考验政府扶持方式的调整,尤其是通过投资基金等工具,引导并放大社会投资。同时,对这些投资的评估,亦应引入专业化机制。过去政府投入更多是单纯补贴,补贴谁、补多少,全由自己说了算。今天,这一切必须让市场和专业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