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老上海人鉴定:这是“给水站”还是“水管树”?

22.08.2015  09:17


给水站老上海一定不陌生

一个“给水站”滋养着邻里街坊几十户人家。洗菜、洗衣服、甚至洗澡、洗马桶,只要生活中和水有关的事,居民都在“给水站”完成了。

熟知上海历史的薛理勇说:由于当时供水条件不发达,特别是在上海周边的一些地区,“给水站”显得很重要。

几个水龙头,下面砌着大池子,旁边还有白色牌子写着:“上海第几给水站”。水不是免费的,居民花钱买才行。

随着高楼小区林立,给水站这个能够浓缩上海供水历史的“老家伙”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早在14年前,据说上海最后一座“给水站”被拆除,标志“给水站”正式退出历史。


我家楼下还有一个给水站。”在长安路63号,苏州河边的一片拆迁房,一个“T”字形的水管展现在我们面前。上面接了8跟彩色软管。地面上也都是绿苔,水龙头上也锈迹斑斑。

65岁的黄阿姨住在这里有55年了,她说这里原来就是一个“给水站”。有一个牌子挂在墙上,写着“给水站”。水龙头底下的水槽早就被拆除了。

这个给水站最多供给者70多户、300多人。现在随着拆迁户的搬迁,如今这里只有3户人家,还在用这里的水。这么多人用一个“给水站”,水费怎么收?黄阿姨说“给水站有专人负责看管,大家要买取水票才能行。”后来就按人头算,每人每月10块钱左右。

现在白色牌子已经不见了,水槽也被拆了,“给水站”的外貌特征已经没有了。

黄阿姨说,来回打水不方便,所以就在“给水站”上插了很多根软管,直接接到自己家里,于是就形成了水管树。

虽然样子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供给整个院子里住户用水的功能”却没有变。

现在唯一的三户人家马上也要搬走了,他们希望有人能对这个上海“印记”有所保护。


“ 只是 公用水龙头 ”上海市自来水市北有限公司说:“给水站早就没有了。他们那个就是一个公用的水龙头。

对此,86岁的孟奶奶不是很同意。她22岁住在这里,60年过去了,她说:“这是给水站,我用了60多年了。

当时要一桶一桶的舀水往楼上抬。那时候大水槽里面蓄满了水,因为打水的人太多水龙头不够用,所以干脆舀水槽里的水。

上海自来水市北有限公司给出的回应是:“经我们调查,长安路63号的这个水龙头其实就是一个公共水龙头,当时是提供给整个院子的人家使用的,所用的是一个公用水表。


是与不是”似乎就在于有没有保护和留存的价值。

在这个即将被拆除的弄堂旁边就是日渐拔起的高楼,无论这个“水龙头”是”水管树“还是真正意义的“给水站”,我们也算是记录了那个时代一处水源浸润百人的“老物件”;记录了那个时代邻里街坊一同洗菜时嚼舌根的时代;也记录了一帮野孩子疯玩之后,拧开水龙头冲澡的时代。

(上海电视台记者刘仲萌)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