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在这个小长假吃饭不走寻常路

07.10.2015  09:18

  长假里,朋友来访、亲朋聚会、同学叙旧、闺蜜谈心、情侣约会,而这期间,美食则是假期的绝对必需品,但是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个长假,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吃饭不走寻常路。

  在上海,美食从来都“不设防”,可以说是全中国菜系最多的城市,天南海北的美味都能找到它的容身之地,从草根的农家小吃,到华丽的西式大餐,从城里到城外,愈是过节,美食愈受欢迎。今年国庆期间,众多公众号也变着法子推荐十一新玩法和新吃法,把美食地图一更新再更新。然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饮食习惯,新鲜感、不适感、愉悦感随时交融,回头看长假饮食,最新趋势是,光是吃已经没法满足众多吃货了,如何吃、在哪吃、和谁吃,都是用餐经历的重要一环。这个十一,又有哪些吃法让人啧啧称奇呢?

  为此,先让我们做个简单的回顾:这几年,餐饮业的商业风向在用餐环境的表现依次从讲究餐厅装潢到拿捏摆饰细节,后来,各类主题餐厅应运而生,满足了许多动漫迷、书迷、甚至汽车迷的幻想;再后来,常规的陆地餐厅似乎已经不能满足挑剔的食客了,于是,水下餐厅、监狱餐厅、山顶茶屋、西湖船宴……便应运而生了。

  如今,节假日的人潮涌动无疑让市民寻找一家令人满意的饭店带来不少难度:食客如何既品到美味,又避免与人拼桌的尴尬?

  答案是:要美味,不走寻常路。

  不久前曾有一则新闻最好地诠释了“用生命吃饭”这件事———位于陆家嘴的空中餐厅首次登陆上海,在五十米高空支起餐桌,迎接首批二十位客人,价格从1888元至8888元不等,菜单里包括“红甜椒慕斯配番茄和黄瓜、海鲈鱼挞挞配荷伴青柠汁、蟹肉提拉米苏配桃子泥伴生姜”三道菜。而“空中餐厅”的概念最早来自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迄今已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搭起餐桌,并获得众多食客的追捧。与其说它重新定义了用餐环境,倒不如说这是一次大胆的美食艺术尝试,探究人、食物与环境的关系,甚至可以由此去追问这些“疯狂”的食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们愿意为美食“玩命”?

  思维一旦触及这个领域,创意便一发不可收拾了———装修摆饰都只能说小打小闹,营造出“置身其中”的感官体验才是现在人所追求的。人们乐此不疲地赶往这些“猎奇”的餐厅,试图保存一份独家的美食记忆。

  “为什么会选山顶茶屋吃饭……因为酷吧。”国庆长假有了特殊美食经验的小张告诉笔者,国庆期间他和几个朋友在位于华山山顶的小茶屋用餐,需要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道路狭窄,甚至一不小心都有生命危险。“平时就喜欢‘不走寻常路’,在吃饭这件事上,当然也要张扬个性。”如此看来,这些极具挑战性和奇葩的用餐地点吸引的可能还真不是一般的食客,他们中的多数或许还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哲学,通过“吃饭”这个行为,去表达某种宣泄或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