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海人:和上海人合作能感受到妥帖、周到和细致

19.02.2017  05:11

  原标题:“和上海人合作,能感受到妥帖、周到和细致

图片说明:胡艺,2012年生活照。

图片说明:胡艺和女儿在一起

图片说明:2016年工作照

图片说明:2015年在日本旅行

图片说明:女儿小时候,胡艺带她到浙江。

  东方网2月19日消息:胡艺说上海“就有点像你家人的感觉,你永远觉得呢有不满意额地方,你会对她有期待,但又离不开。”如今只有每年过年时,她才会回老家,“行李一放,我们俩便跑去屋外的茶山上漫无目的地闲逛,看山看水看田。

  同学们都要去杭州,但我就要去上海

  2000年秋天,18岁的胡艺从老家浙江衢州出发,经道杭州抵达上海。

  “刚出上海火车站,就被我们学校的师兄师姐接上了一辆大巴。上海都没有看到,就坐着车一路晃悠晃悠,过了江,到了上师大的奉贤校区。今天想起来简直是很有趣,我本来是衢州的一个县城出来的,结果到了上海又是一个县城那样的地方,学校边上都是农田……”胡艺坐在办公室的靠背椅上,回忆当时的场景。

  不少新上海人和她一样,因为念大学而来到上海,来了就再没离开过。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印象,也经由时间的发酵,由表渗透到里,由浅走入到深。

  而在当时,胡艺心里更多的是对奉贤海边那一望无际的黄泥水感到“失望”——原来上海没有海。

  高考的时候,胡艺的同班同学大多填了去杭州或者省内的其他高校,只她一个选了上海——一座她从未去过,却又充满好奇的“国际大都市”。

  对于上海人,来自浙江的胡艺此前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春节晚会上北方小品演员揶揄的“上海宁”。直到入学那一天,胡艺对“上海人”的形象一下便清晰起来:“但凡一家老小陪着孩子来报道的,家长还会特地给孩子铺好床铺、挂好蚊帐、柜子桌子椅子统统擦一遍的,小孩只要舒舒服服坐下来的,那都是上海的同学。

  开学没多久,胡艺就跟班上的上海女生因为选班干部引起了一些误会,有了芥蒂,“上海女生起初留给我的印象是有些自以为是,她们也比较喜欢谈吃了什么好东西,或者见了什么世面这样的话题。

  在宿舍里遇到这种局面并不容易应付,胡艺有时候一个人站在阳台上望着外面一大片新修葺的绿草地,想到自己衢州的家。而17、8岁在衢州的时候,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走出去,离开衢州。

  原来上海人家的房子是这样的

  17年过去了,胡艺的户口早已迁入上海,落户安家。她的丈夫也是衢州人,不过5岁的女儿却坚持说自己是“上海人”,尽管小朋友一句上海话都不会讲。

  此“上海人”已非彼上海人了。

  胡艺最早接触的上海人是她的同学小潘一家,“大二的时候我和班里一个上海女孩小潘结伴去读口译,其实我英语并不好,后来上了口译课才知道小潘的英语非常流利,口音很纯正,这其实也是上海同学的特长,而我们小地方学的英语,根本就羞于开口了。不过小潘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因为周末进市区,来回很远,她就邀请我去她家住一晚。那是我第一次走进上海人的家里,眼见为实,也让我非常吃惊。

  小潘家住在武宁路家乐福附近,胡艺第一次逛了家乐福,那和奉贤的大卖场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以至于到现在,胡艺仍然觉得武宁路好像离市中心很近。

  实际上小潘家的居住条件并不宽裕,一室一厅的房子,一家三口。小潘父母为了让“人客”睡得舒服一些,便把大床让给两个孩子两睡,父母二人就在地上打地铺。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上海人家的房子是这样的。虽然我知道上海人身上有一种优越感,但很难想象这样的居住条件,不过房子虽然很小,但也很整齐,很干净。”胡艺回忆说。

  胡艺记得,小潘妈妈很擅长做炸鸡翅,当时在她看来那是相当奢侈的食品,只有肯德基里有卖,竟然自己家里也能做!这也让她对上海妈妈的手艺由衷佩服。此外就是小潘家有许多“安利”的产品,比如沐浴露、洗洁精,这些产品的特色有些还是胡艺第一次听到。

  另一件让她印象深刻的事情是跟着小潘走亲戚,有些周末小潘一家会去姑姑家吃饭,胡艺便也跟着去,吃完饭小潘会在姑姑家洗个澡,因为姑姑家地方宽敞一些。对于上海人在居住条件苛刻时期保留的一些生活习惯,让当时的胡艺很是吃惊。

  去姑姑家吃完饭,小潘父母会照例“拉差头”回家。胡艺还记得,夜里汽车飞驰在内环高架上,回忆里高架两旁的建筑和灯光都很模糊,只有一条笔直向前的路。

  “上海人背地里肯定不会这么说北京人

  大学毕业,胡艺同班的所有外地同学都留在了上海,当时就业形势虽然也不乐观,但房租和基本生活成本还是很便宜。她第一次应聘就被录取,进了一家广告公司,专门做地产广告策划,而后的十几年,包括如今创业,她都在和相关行业打交道。

  工作的时候去外地出差,胡艺也有一个体验,“比如我去安徽出差,对于上海公司派出的员工,你能感觉到上海代表方的优越感,这倒不是因为你自己的关系,而是对方的态度,以及偶尔还有对上海人尖酸的部分。

  毕业之后的这个阶段,胡艺在“生存线”上较劲着,本地的朋友也比较少,同事中大多也是外地来的,所以她并没有感觉到对这里的归属感。于是一年之后,她便决定去北京闯闯,她对文学世界里的北京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神往。

  2006年,胡艺在北京工作了一年,当时她也领略到了非常不同的另一种城市文化,“到了北京生活,我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应北京。应该说这是北方人和南方人的冲突,作为江浙一带的人,我是比较务实,做事情从实际出发。但你会发现北京本地的同事,说话会比较夸大,比如家里谁谁认识谁谁谁……大家玩的时候挺开心的,瞎吹牛,但并不踏实。最重要的,当时在北京找像样的书店和咖啡馆都很不方便,我记得书店只能去中关村和西单。

  “另外就是关于上海人,北京人知道我是从上海来的,就会当面跟我讲一些对上海人捕风捉影的看法,就是否定的意思吧。我当时就觉得,上海人背地里肯定不会这么说北京人。这就是城市文化的不同吧。”胡艺想起这个插曲。

  第二年过年,胡艺从北京回衢州,途径杭州,她便在杭州玩了几天,忽然就决定离开北京回杭州。在杭州工作的时候又认识了后来的丈夫,她丈夫在上海工作,于是一记回马枪,2007年,她回到了上海。

  这一次回来,像是候鸟在天上盘了大半天,终于落地了,“感觉一切都很熟悉,不再有新奇,也不再特别兴奋,好像回到故里,你知道你这次是呆下来了。是一个比较自然的过程。

  没多久,她便和丈夫在浦东潍坊新村买了套老公房。一层楼面3户人家,601、603都是上海家庭。

  “601是一家三口,当时我们装修房子,在楼道里留了一个烟道的口,601阿姨就过来说不允许,交涉的时候她还让老公、女儿轮番来讲理,后面又找了居委会。其实我们没打算直接排烟到楼道,而是想穿一根通道排到大楼外面去,不过最后我们还是废了这个出口。一来二去,我发现其实601阿姨是个热心肠,后来我们家有什么需要照看一下的,她都很乐意主动帮忙的。这也是很典型的上海人,古道热肠。”胡艺说。

  在潍坊新村住的几年里,603的小夫妻生了孩子,然后是胡艺自己,然后又是601阿姨升级做了外婆,三户人家都有了小孩,走动来往也多,相处得非常融洽。这种温暖、稠密的人际关系,开始让胡艺逐渐理解了当年小潘之所以会去姑姑家吃饭洗澡的逻辑。

  和上海人的合作,你能感受到那一份妥帖、周到和细致

  第二次回到上海之后,胡艺加入了一家上海本地人居多的民营公司,公司的老板、股东都是上海人。工作上的交集,也让对上海人办事的风格有了新的了解。

  “我们衢州人讲做人,意思是正直、诚信,为人的容量。但上海人讲的做人,是指做事情既能精明打算,又还要有好口碑。相对我们浙江人而言,上海人会更多计较利益得失。比如我同时服务两个认识的客户,两边的收费一样,但服务时间会有长短不同,那个时间少了的客户就会有意见,其实服务内容的量是一样的。”胡艺说,“我也不赞同否定这种精明,其实它就是上海人的一种文化。我做公司,遇到熟人问我周转,我通常不会觉得有什么大问题,也不会要对方立字据之类的,当然也上过当,但这也是我身上的一种文化。

  现在胡艺自己开了公司,员工里有1/3是上海籍的,她观察下来发现,上海同事的特点是界限感很强,下班的时候到点走,很准时。但凡跟钱有关的事情,会谈得很清楚,比如提成、奖金。和上海人的合作,她也能感受到那一份妥帖、周到和细致,“我特别觉得值得学习,因为我这个人是偏大条的”。

  胡艺的工作经常有机会去长三角出差,每次高铁跨过省界进入上海,胡艺总会有一种“家到了”的感觉。

  “家乡和故乡是两个概念,家乡就是你实实在在生活的这个地方,你跟它是没有距离的。如果今天你没有问这个问题,我脑海里也不会跳出‘是否融入’这样的概念,因为无论如何,我就是身处其中,是她的一分子。”胡艺说,“她就有点像你家人的感觉,你永远觉得呢有不满意额地方,你会对她有期待,但又离不开。

  如今只有每年过年时,胡艺才会带着以为自己是“上海小囡”的女儿回老家,实际上她家里老人也都常年在上海照看孩子了。她说,“行李一放,我们俩便跑去屋外的茶山上漫无目的地闲逛,看山看水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