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京剧院交喜人成绩单:有板有眼选尖子育角儿

16.08.2015  07:32

原标题:上海京剧院人才培养项目历经五年交出喜人成绩单“青春跑道”:有板有眼选尖子育角儿

  虎跳前扑一等奖、跺子小翻挂串一等奖、跟头全能奖……日前,2015年上海京剧院“青春跑道”夏季集训“跟头、把子、荡子”技巧比赛中,27岁的张帅一口气拿了7个奖。手捧厚厚一摞获奖证书,张帅被同伴们戏称为“全能王”,“感谢‘青春跑道’营造勤练功的氛围,每一次集训结束都是一次能力与体力大提升”,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张帆感慨,“‘青春跑道’计划施行五年,通过竞争机制选拔尖子人才,终于迎来交成绩单的一天。”

   文武兼备做全才

  技巧比赛适逢工作日下午,通过抽签产生的观众依旧将周信芳戏剧空间坐得满满当当,叫好声、鼓掌声响成一片,“就算一台全本武戏,也没有像技巧比赛这样可以整整炫技近3小时。”2011年起,“青春跑道”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系列展演活动分别以“起跑”“跨越”“接力”“冲刺”“决胜”为主题,集结全国顶尖师资力量,将业务集训和演出汇报相结合,每年进行为期1个月左右业务集训,组织青年演员对一系列经典传统剧目进行排演,加强他们对唱念、身段、表演、角色把握的综合能力,从而积累更多剧目经验。武戏是其中必修课。比跟头,要翻出各种不同花样的跟头;比把子,考校刀枪棍棒使用功夫;比荡子,则是考验对打时搭档间默契程度。

  技巧比赛吸引业内外艺术家关注,上海京剧院艺术指导尚长荣、当今麒派掌门人陈少云、上海京剧院大武生奚中路、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副校长侯永强等均现身现场观摩。奚中路是张帅敬仰的前辈,“奚老师名满天下,快60岁了,还坚持每天在排练厅练功。”奚中路是“青春跑道”导师之一,片语点拨令张帅豁然开朗,“中午练功间隙,奚老师带我们吃饭,点牛肉开小灶。武戏偏小众,担纲做主角的戏不多。他鼓励我们,‘练了,不一定有机会;不练,肯定没有机会’,特别实在。

  “青春跑道”集训练功获益的不仅是武戏演员,对于文戏演员同样重要,不仅是技巧提升,更是体力与毅力的锤炼。梅派青衣高红梅、张派青衣蔡筱滢获把子比赛文戏组三等奖,花脸王建帅近视1000度,摘下眼镜,拿到把子比赛文戏组二等奖。虎跳前扑、小翻挂串、长软跟头……众多高难度动作,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完成起来游刃有余。

   金字塔式选拔模式

  舞台艺术是个残酷的行业,只有寥寥数人最后能站上金字塔尖。张帆坦言,“青春跑道”项目始终遵循金字塔式从塔底到塔尖的选拔培养模式,项目启动之初几乎囊括了全体青年演员,之后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模式,一年一甄选,层层缩小培养范围,“起跑篇”培训演员人数63人,“跨越篇”重点培训演员人数44人,“接力篇”重点培训演员人数21人,“冲刺篇”重点培训演员人数16人,一批拔尖青年艺术人才通过该项目脱颖而出。

  五年长跑,“青春跑道”始终轨迹清晰。张帆介绍,头两年加强和稳固青年演员基本功,第三年起注重剧目集训,并对优秀青年演员进行统筹宣传。2012年“第七届全国青年京剧电视大赛”中,上海京剧院获得7金12银的好成绩,成为参赛院团中决赛入围率最高、获得奖项数最多的院团,“青春跑道”集训功不可没。青年京剧电视大赛四年一届,是当下京剧界人才崭露头角最为重要的比赛之一。张帆透露,针对大赛赛制,京剧院在集训时制定了专门计划,根据演员特点选择不同演出剧目,反复打磨,“台下练十遍,不如上台演一遍。

  2008年,田慧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进入上海京剧院。她表示“青春跑道”给了自己文武全面发展的机会,“以前在学校学习以文戏为主,和实际走上舞台感觉还是不太一样。‘青春跑道’让我的学院风变得成熟了,而且还往武戏路上拓展。”2013年“青春跑道”排演《白蛇传》,一场“金山寺水斗”让田慧获益良多。次年“青春跑道”排演上海京剧院保留剧目《狸猫换太子》,她演寇玉假扮寇珠,“演得很过瘾。”今年《杨门女将》田慧扮演穆桂英,她经历了无数第一次,“以前没有拿过枪,没有扎过靠旗。演好武戏同时,表演也不能忽略,戏一开场,穆桂英在寿堂为杨宗保祝寿,但传来杨宗保身亡的消息,大喜大悲,考验人。”蓝天同样对“青春跑道”集训印象深刻,“排演《智取威虎山》,跟着老师一字一句学念白重音,再上台演,感觉截然不同。

   5年展演票房直线上升

  今年是上海京剧院人才培养项目“青春跑道”系列展演活动“五年计划”最后一年,8月4日至8月9日,上海京剧院在天蟾逸夫舞台推出6台青年演员演出,包括傅希如主演《珠帘寨》、高红梅主演《十三妹》、蓝天主演《大名府》、田慧主演《杨门女将》和展现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整体实力的《龙凤呈祥》,以及一场体现剧院青年武戏演员实力的经典武戏专场。近90%的上座率是5年来稳步上升曲线的最高点,一方面凸显上海京剧院接班人培养有板有眼,一方面说明青年京剧演员的表演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即便是金子,也要经历漫长磨砺才能发光。每年“青春跑道”集训阶段,上海京剧院都会聘请一批院内外名家组成专家组,给集训剧目的教学及艺术把关。在完成集训后安排多场汇报演出,帮助青年演员积累宝贵的演出实践经验,扩大其在观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1年“青春跑道”项目第一年,上海京剧院为青年演员们安排了全本《龙潭鲍骆》及《投军别窑》《红鸾禧》《将相和》《八珍汤》《九江口》《春闺梦》《搜孤救孤》7出流派纷呈行当齐全的折子戏。点评会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声说:“各位任教老师的辛苦都没有白费,杨东虎《九江口》唱有很大的提高,吕琳‘九奶奶’人物刻画也不错。”集训指导老师陈志清评价:“蓝天原来低音下不去,现在低音也下去了,高音现在也比较松弛,希望剧团能安排更多演出来继续锻炼他。”针对票房不尽如人意,院领导并不着急:“希望各位演员在自己背后建立起粉丝团,把视野放宽,争取在5年后都能成角儿。”言犹在耳,5年倏忽一瞬,从天蟾逸夫舞台6台青年演员演出到周信芳戏剧空间技巧比赛,观众席人头攒动,每个亮相都引来满场掌声,“青春跑道”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