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纪念《几何原本》翻译4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图]

15.11.2017  01:43

近代上海成为引进和传播西方科学的中心,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并非偶然。这里诞生过一位学贯中西、富于远见卓识的近代科学先驱者——徐光启。  

1607年,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前六卷,是首部译成汉文的西方数学名著,书中全新的演绎思维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革新。“几何之学”作为新知识、新学科、新思想,对明清以降的中国传统数学乃至中国近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波及日本、朝鲜。  

2017年适逢《几何原本》翻译410周年,为纪念这一文化钜典,11月4日至5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局、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共同主办的“会通·超胜——纪念《几何原本》翻译4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上海数学史会议”在徐汇区举行。  

在开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直属支部书记关增建、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局党委副书记欧晓川、意大利利玛窦国际基金会副主席达里奥·格兰多尼(Dario GRANDONI)先后致辞。  

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鲁汶大学汉学系主任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出席会议。  

韩国高丽大学数学系教授金英郁(KIM Young Wook)作《丁若镛的勾股术》报告

韩国西江大学荣休教授洪性士(HONG Sung Sa)作《朝鲜王朝时期的<几何原本>》报告

日本四日市大学关孝和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小林龙彦(Tatsuhiko KOBAYASHI)作《朱载堉与日本儒生荻生徂徠》报告

日本四日市大学教授小川束(Tsukane OGAWA)作《中国与日本的几何学》报告

日本四日市大学关孝和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曾我昇平(Shohei SOGA)作《论<几何原本>翻译的范围》报告

意大利利玛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孙旭义作《浅谈利玛窦在中西文化交流上的贡献与意义》报告

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研究员冯锦荣作《十六世纪耶稣会学校与科学知识传播:兼论“巴黎法范”与<教学规程>》报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韩琦作《<几何原本>研究之历史回顾》报告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院长郭世荣作《不同社会地位学者的共同学术兴趣——以朝鲜学者徐浩修为中心的<几何原本>研究学术圈》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石云里作《17世纪欧洲与中国自然研究者对几何学的运用》报告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徐泽林作《日本江户晚期的几何变换》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汪晓勤作《数学教学中的<几何原本>》报告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教授王幼军作《拉普拉斯的宗教观——以他的概率著作为例》报告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邓可卉作《<几何原本>中的度数之学及其在历法改革中的应用》报告

中山大学哲学系暨逻辑与认知研究所讲师朱一文作《儒家开方算法之演进》报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园园作《毕的斯克斯求解sin1°数值解研究》报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涛作《计算数学在中国的创建》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萨日娜作《近代中日几何学教学情况之比较研究》报告

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宋芝业作《中国人何时理解了<几何原本>公理化思想:<几何赘说>研究》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博士后吕鹏作《梵语版<几何原本>Rekhāgaṇita初探》报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潘澍原作《明刊<几何原本>挖版考论》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王宏晨作《明刊<几何原本>第六卷第五界笺注来源探讨》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曹婧博作《顾观光<六合六较线解>考》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纪志刚作《汉译<几何原本>文化史研究综述》报告

随后,来自意大利、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北京、广州、内蒙、安徽、上海的近30位中外学者聚集一堂,围绕“‘会通·超胜’:徐光启科学思想的当代意义”、“‘新词语·新概念’:《几何原本》的翻译与东亚数学思想的变迁”、“东亚数学史研究的新进展”等主题做大会报告,共同探讨徐光启会通超胜的科学精神,推进《几何原本》的深入研究,促进与加强“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外数学文化交流。  

会议期间,中外学者共同参观土山湾博物馆、徐光启纪念馆。  

闭幕式上,徐泽林作总结讲话。  

徐光启突破时代和地域的局限,提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需翻译”的学习并赶超西方的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徐光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依然是激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主办方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以及徐汇区文化局表示,在今后的研究当中,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提升科技文化创新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