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大师讲坛赴南京开展“大师循迹”活动[图]

19.09.2016  20:32

2016年暑假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大师讲坛社会实践团奔赴南京,开展了“大师循迹”活动。实践团拜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陈洪渊,并就求学生涯、治学精神、育人理念等多个问题与嘉宾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乘骐骥以驰骋,怀天下以担当

黄维是我国著名的有机光电子学家,于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除了专于科学研究,黄维还在国内外培养了包括4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名“973”首席科学家等在内的100余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 

采访中,黄维反复强调他最信奉的两句话:“笨鸟先飞”,“勤能补拙”。黄维谦虚地说:“他这只‘笨鸟’之所以到今天还勉强能飞,唯一的法宝就是‘勤勤恳恳、脚踏实地’。”黄维尤其喜欢蔡元培先生的一句话,“一个合格的学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和骆驼样的精神”。黄维觉得自己是基本合格的。和中小学时期一样,他在北大求学期间,一年四季,时常早上6点到未名湖畔跑步、背外语单词。这种长期的坚持,极大地磨炼了他的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延续至今,他还依旧保持着“一周七天,每天15到18小时”拼命三郎般的工作作风。 

在执着学术的同时,黄维时刻将祖国科研事业的发展放在心上。在北大化学系攻读本硕博期间,黄维的专业是催化化学和物理化学,受的是化学专业训练,后来他远赴新加坡,逐渐开始从事纳米材料、光电材料等材料科学领域乃至有机电子、柔性电子等信息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在新加坡深造的黄维,始终心系国内科研事业的发展,因而在2000年初,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海归”,他毅然回国开辟出一块新的学术领域,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他们现已成为推动我国科研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刻苦求学之外,黄维还参与了很多的社会工作。他曾担任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当回首这段岁月时,他说:“这段经历对我来说弥足珍贵,影响重大。” 

访谈的最后,黄维寄语实践团成员要有博大的情怀、有理性的眼光、有担当的脊梁、有批判的行为,并热情与实践团成员合影留念。 

教学如刀背,科研似刀锋

陈洪渊是我国分析化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曾在国际上首次观察到表面活性剂对血红蛋白电子转移的促进作用,使其测定灵敏度提高两个数量级。与此同时,他也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家,曾与施一公等五名国内著名学者获得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授予的杰出导师奖。 

六十年一甲子,陈洪渊从来没有离开过分析化学。通过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努力,他不仅大大推动了分析化学在我国的发展,也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曾有报道说,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单细胞时空分辨分析系统仪器研究室里,灯光常常亮到深夜。这意味着,年近八旬的陈洪渊与项目组成员还在工作。 

采访中,陈洪渊说:“教学与科研是衡量一所高校水平的两大板块,也是教师职称评审和成果考核的两个方面。”他打了个比方:教学是刀背,科研是刀锋。没有刀背的支持,刀锋就会卷刃。“科研成果更易显现和量化,教学效果却难以在短时间内凸显,但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关于培养人才,他始终认为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也不是把学生当作出数据的操作工。他对研究生一贯采取“放养”策略,导师要想的是怎样把学生培养成有独立钻研能力的骏马,而不是惟命是从的绵羊,“作为导师,最要紧的是因材施教,人尽其才”。 

在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时,陈洪渊眼中闪着光芒,他举了很多例子让在场的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讲到兴奋之处,更会拿起笔在白板上写起来。虽已年迈,他的思维却依旧十分清晰而敏捷,白板上工整的演算和绘图感动了在座的每个人。 

陈洪渊为人和蔼、谦恭,每当谈到他的科研成就时,他总是淡淡一笑。他说的更多的是学校、院系对他的支持,他常说:“学校给每个人的科学研究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成就不是我个人的,我只是在其中起了一个学科带头人应起的作用。成绩是大家的,是共事者的心血,是精诚团结的结果,是学校、院系支持的结果。” 

上海交通大学大师讲坛暑期社会实践团此次奔赴南京,深切感受到了学术大师身上所体现出的科学思想与人格魅力。采访最后,实践团邀请嘉宾未做客上海交通大学大师讲坛,将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学术思想传递给交大学子,使更多的青年学子有机会与大师面对面,坚定人生的理想,立志学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