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营造高温中的“文化黄金周”

24.08.2016  18:34

  ■今年书展,对“品质阅读”做了直截了当的陈列与推介,社科精品图书销量比去年提升45%

  ■有声书成为阅读的另一种补充。多家全国出版社签署有声书版权,从上海书展走上网络平台

  昨晚9点整,胡漪雯成为最后一个走出上海展览中心的读者。7天7夜,一周高温,2016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与书迷依依惜别。数据教人欢欣———书展入场人次在8月20日创历史新高;而首日与周日这两个往年书展的“低谷”也不低,相比去年分别迎来30%和40%的人流增长。当上海市民的阅读热情和文化追求与气温一齐飙升,有专家评价,上海书展已成为读者向往的“文化黄金周”。

  书香满城的“黄金周”如何体现全民阅读的含金量?书展主办方介绍说,上海书展13届,全民阅读10周年,新时不与旧时同,“互联网+”背景下的读者做出了新的阅读反应。作为“立足上海,服务全国,服务读者”的全国性出版业盛会,上海书展正尝试以前瞻性来回应全民阅读的时代需求

  “实体书导航”提供优选路径,社科精品图书销量提升45%

  对于上海书展来说,今年这一届,数据恰是品质引领的最佳注脚。

  全国500余家出版单位、超15万种图书,品质阅读如何彰显?一直以来,上海书展以弘扬主流价值、传播正能量为己任,也以读好书、善读书为办展理念。今年书展,对“品质阅读”做了直截了当的陈列与推介,让社科精品馆的销量比去年提升了45%。

  作为今年书展的荣誉读者,胡漪雯在社科精品馆的经历则是上海书展品质引领的最佳例证。她告诉记者,往年她会看各种名家荐书榜,但一到书展现场,眼花缭乱间难免有遗漏,“今年社科精品馆把榜单上的书直接陈列在展台上,一目了然”。事实上,社科精品馆展书本就是上海新华传媒联合百道网数据库,从200多万条书目中精选近2年出版的5000种社科类图书,这次书展让这5000种书打破出版社界限、超越畅销榜单,集中摆到读者视野中,销量增长是为“实体书导航”的胜利。

  网络发展与新闻出版融合,数字化服务丰富“用户体验

  上海书展既是传统书业的一场嘉年华,也在时代发展和形势变迁中,标出了出版业界的新风尚。适应网络快速发展与新闻出版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是上海书展坚守纸质书、传统阅读方式之余,为读者提供的更为丰富的用户体验。

  今年的读者发现,徜徉在纸质书海中,电子书早就不稀奇,有声书、按需印刷等新鲜事物亦能相逢。书展现场,《七堂极简物理课》的海报非常抓人眼球,但该书在声频网站上卖得更火。喜马拉雅网站上,该书由黄磊读来,上线7天已播放29万次,付费下载也突破了6万次。“现代的生活节奏中,有声书是对阅读的一种时间补充。”喜马拉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在上海书展期间与多家全国出版社签署有声书版权,从上海一步步走上网络平台。美国唐纳利印刷公司提供的则是按需印刷技术。只要下载一个App,然后在平台上找到所需书籍的数字版,任何人就可以在几天内,为自己或亲朋印刷一本书,还能挑个好看的封面或者多加一页“献给我爱的某某”等进行私人订制。

  包括传统的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也向数字阅读伸出了橄榄枝。书展期间,中版精品阅读客户端上线,据介绍,中版精品阅读客户端主打精品阅读概念,内容全部来自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旗下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等一批国内最早、最具品牌知名度出版社的畅销和常销精品阅读内容,每年推荐图书不少于1000本,让读者以最便捷的方式阅读到最好的精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