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成为市民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场所

18.08.2014  11:22

本届上海书展上,一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书籍受到市民追捧。

  东方网8月18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8月13日,在友谊会堂举办的2014“书香中国”阅读论坛暨解放日报第67届文化讲坛现场,《甲午殇思》作者之一、军事专家罗援将军的演讲从“颠覆”开始:“以前我们说‘落后要挨打’,从甲午海战来看,当时中国的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但为什么还是打了一个刻骨铭心的败仗……

  8月14日,在科学会堂举办的上海科协大讲坛暑期院士系列科普讲座现场,普通上海市民与中科院院士、建筑学专家郑时龄探讨:“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很多新区,但很多城市新区风格相似,建筑雷同,您对城市新区规划有什么意见?

  8月16日,在上海书展的中心活动区,《我在上海挺好的》上海农民工诗集首发仪式暨“中国梦·劳动美”农民工诗朗诵活动现场,来自安徽的“卖肉小子”鲁传江以一首《我的肉铺》,让在场的阿姨读者连呼“老灵额”。

  类似的碰撞,在上海书展随处可见。从家喻户晓的诺奖得主、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到在各自学术领域引领潮流的院士、专家,再到名不见经传的建筑工人、清洁工、快递,都在上海书展平台亮相,且收获了各自的掌声和粉丝。

  “上海书展已经成为上海市民积极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场所。”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表示:“大家可以看到序馆里由主题图书书模和灯构成的主体造型,书模主要包括习近平总书记《之江新语》在内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图书,寓意就是用主流价值,照亮我们的阅读生活。2014上海书展提出‘为价值搭台,向品质致敬’的文化追求,再往细里说,就是‘为主流价值搭台,向一流品质致敬’。

  

  《之江新语

  本届书展最畅销图书之一

  据统计,上海书展现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国65周年、中国梦为主题的图书约500余种,包括《之江新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当代中国的核心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民族复兴的核心价值》、《解读中国梦》等。

  习近平总书记所著的《之江新语》,成为本届书展最畅销的图书之一。这本书出现在浙江馆、世纪馆、各地出版馆、社科精品馆、新华集团馆、大众书局等书展现场多个展馆之内。据各展馆工作人员介绍,除了为数众多的团购之外,《之江新语》也吸引了众多普通读者,上至白发老人,下至中学生,都在现场翻阅、购买。

  38岁的李女士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她几乎是不假思索地买了两本《之江新语》,“回去放在办公室一本,可以作为教学材料”。李女士告诉记者,之前在各媒体上看到对这本书的介绍和选登,给她印象最深的是书中文章短小精悍,深入浅出,“我教学生作文的时候也经常提到,用简短的文字把一个问题给说清楚,这是一种很大的学问”。

  该书责任编辑、现任浙江人民出版社副社长虞文军用“形式新、语言新、角度新”概括《之江新语》的特色。这本书正式上市时间是2013年12月,迄今已发行138万册。

  “回望甲午

  市民感叹“热血沸腾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甲午殇思》进入“解放书单”,“甲午”系列图书成为本届上海书展最受瞩目的图书主题之一,与“甲午”相关的讲座也成为热门。在现场,有听众甚至情不自禁地说:“我感觉自己听得热血沸腾的!

  在《回望“甲午”:中国与世界》主题论坛现场,一位上海读者直截了当地提问:中日是否必有一战?面对如此“犀利”的问题,包括记者在内的现场很多听众都以为,四位专家可能会采取“迂回”战略,没想到罗援少将完全没有回避问题:“每次被这么提问,我总是先问一句,请你理性思考下,你说的中日一战,指的是大战,中战,还是小战?是海战,陆战,还是联合作战?如果是大战,我说可以基本排除,日本既没有能力也没有胆量跟中国打一场大战。但如果是局部战争,我说这可能性严重存在……”罗援少将最后提高了音量:“我们是有优势的。所以当我们说我们有决心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时候,这决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的群众要对我们的国家、军队有信心!”现场报以热烈掌声。

  罗援还提到,目前社会上有很多关于中国军队的说法,“很多都是哗众取宠的野史,真正权威性的、有学术价值的,我觉得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这两本,隆重推荐给大家,不要信歪史、野史”。

  “青春悦读”能量

  院士赞高中生“提这么好的问题

  在电子阅读兴起,影视、游戏盛行的当下,很多知名学者都曾表达对青少年群体阅读情况的担忧。本届书展期间举办了上百场青少年阅读文化活动,吸引了数以万计的青少年参与。甚至在一些不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的活动现场,记者也可以看到他们兴致勃勃的身影。

  在“上海科协大讲坛”暑期院士系列科普讲座现场,就有年轻听众向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先生提问:“我是高二学生,您对于学校使用太阳能光伏市场是怎么看的?太阳能发电白天是高峰,我之前做课程是做电网系统……”老院士笑眯眯地回答:“首先表扬你!一个高中学生提出这么好的问题,说明你有思考的能力。学校完全靠太阳能会电力不足,但可以部分利用,比如夏天利用太阳能做成空调。

  网络文学当然是青少年读者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被称为“最好的睡前读本”《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创出半年热卖200万册的纪录,从微博走红的畅销作家张嘉佳带着新作《让我留在你身边》来到上海书展。

  原定两个半小时的签售会,因排队读者人数持续增加,不得不延长。但张嘉佳展现出了如他书中所现的正能量:即使晚上要飞广州赶行程,但依然如事前承诺的那样,为所有到场读者签名。

  经典阅读不老

  从昆德拉到杜拉斯,都有上海粉丝

  本届上海书展也展现了上海读者的高水准。从奈保尔到杜拉斯,从刘醒龙到刘震云,从翻译家到摄影师,都能在上海书展上迅速找到知音。

  既为“知音”,少了些粉丝的迷恋,但多了精神的碰撞。在思南公馆举办的上海国际文学周,先是奈保尔被读者追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您的个人生活有什么变化”;接着是美国普利策奖得主罗伯特·奥伦·巴特勒、法国龚古尔奖得主皮埃尔·阿苏里被追问“您所在国家的文学奖是怎么评选出来的”,“文学奖对一个作家而言意味着什么”。对比国内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日前引发的争议,上海书展为读者提供了与国际作家面对面的平台。今年上海文学周的议题是“文学与翻译:在另一种语言中”,中国读者熟悉的诸多译者在此亮相:翻译哈利·波特系列的马爱农,翻译《小王子》和普罗斯特的周克希,翻译昆德拉《》的马振骋、翻译《生活在别处》的袁筱一、翻译《芬尼根的守灵夜》(第一卷)的戴从容等等。

  今年迎来百岁诞辰的杜拉斯,曾被几代“文艺女青年”视为精神偶像。在“影像&文字:杜拉斯百年真相”新书分享会现场,有读者问翻译袁筱一:“您提到杜拉斯应该是中国国内最畅销的3位外国作家之一,杜拉斯在一般读者心中,可能已经成了一个符号和标杆。您认为杜拉斯在中国的传播经历怎样的过程,之后我们对她的解读是不是需要一个‘去符号化’的过程?

  袁筱一回答称:“我觉得任何一种阅读,都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对杜拉斯,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可能都会有不同的解读。我觉得这当中已经经历过一些变化,毕竟她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读者(首次)接触到这样的女作家,她用非常真实的态度去面对她所经历和思想的一切,敢于挑战一些东西,尤其是挑战一些道德和理论的界限,这些对当时中国读者来说是比较正经的(东西)。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一类的‘正经’已经不复存在了。……其实一个好的作家,往往是可以给你另外一个世界的人,而不是你已经熟悉的世界的人。